评论

两朝风云拓跋焘逼死拓跋晃,并非听信谗言,而是皇权斗争

南北朝时期的皇权斗争非常惨烈,为了皇权甚至出现了父子相残的悲剧。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景穆太子拓跋晃父子相残的故事便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也表现出了皇权斗争的残酷性。对于这场斗争在史书上落笔很少,而且在不同的史料中也呈现不同的说法,因此让历史爱好者们感到疑点重重。主流的历史观认为拓跋焘是听信了中常侍宗爱的谗言才对拓跋晃的党羽下手的,最终使得拓跋晃忧惧而死。可是从史料上看,这种说法非常理想化,也没有切实的证据。如果把史料完全地展开来,可以发现这对父子之间的斗争,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拓跋焘逼死拓跋晃是在他晚年时候发生的事情,而他也在拓跋晃死后不久便撒手人寰了。拓跋焘是北魏初年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是统一北方的一代雄主。他一统北方后让北魏进入了第一个国家巅峰,一度将军队推动到刘宋首都建康城下,有着统一天下的勃勃野心。拓跋晃是拓跋焘最喜爱的儿子,也是最为信任的儿子。在拓跋焘领兵平定北方诸国、北伐柔然和南征刘宋期间,拓跋晃都承担了相当重要的责任。要么拓跋晃作为随军的主要将领,要么作为抵挡北方柔然的重要屏障,或者坐镇京城总控国家全局。

可以说在宗爱陷害拓跋晃之前,他一直深受拓跋焘信任,以皇太子的身份成为鲜卑和少数民族贵族的代言人。即便是在灭佛案中父子俩有意见分歧,或者在国史案中对高允的处置有不同意见,但最终父子俩也达成了共识。由此可见他们父子之间是没有长期仇怨的,否则拓跋晃不可能长期坐在皇太子的位置上,成为拓跋焘最主要的左膀右臂之一。然而在《魏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中,拓跋焘听信了中常侍宗爱的谗言,处死了拓跋晃的重要部署,使得拓跋晃忧惧而死。这个说法被后世很多学者所采纳,最终成为主流历史观的定论。

可是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材料分析,这个说法是存在很大矛盾的。史料中认定宗爱构陷了拓跋晃,可并没有指出他具体向拓跋焘说了什么谗言。如果是谗言,拓跋焘还要听信于他,并对儿子的党羽下手,这说明拓跋焘是很宠信宗爱是胜过拓跋晃的。可这些史料中又记载了宗爱最终弑杀拓跋焘,这就显得有些自相矛盾了,也不符合当时宫廷管理的情理。史书中又说因为拓跋焘想念死去的拓跋晃,宗爱怕自己被拓跋焘找后账,所以才有了弑君的行为。可是从史料来看,既没有记载拓跋焘猜忌宗爱的情况,也没有宗爱弑君的细节,这就让人觉得可疑了。

按照史料上记载,宗爱向拓跋焘揭发的,关于拓跋晃的党羽给事中仇尼道盛和侍郎任平城等人的事情,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既然事实俱在,拓跋焘又是依据这些事实来处死仇尼道盛和任平城的,那又怎么算得上是谗言呢?如果只是处死两个中下级的部属,对于拓跋晃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为什么会令他忧惧而死呢?实际上关于拓跋晃的具体死因也是众说纷纭,有病逝的,也有说被拓跋焘囚禁后杀死的。而这些说法都没有直接的证据,道听途说的可能性极大。尤其是很多内容来自于南朝史书,这就更需要慎重对待了。

从宗爱的史料来看,这一段历史也有很多疑点。宗爱做为太监,仅靠一句谗言就能让拓跋焘这样的雄主杀了寄予厚望的儿子,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即便宗爱再受拓跋焘宠信,疏不间亲的规则还是要有的。而史书中也没有记载任何宗爱受宠于拓跋焘事实,也没有具体指出宗爱和拓跋晃之间有什么仇怨。作为太监而言,权力是来自于皇族的。宗爱作为太监首领,自然懂得其中的规矩,绝不会轻易地在老皇帝和未来继承人之间站队。如果非要说点什么,也一定会是有根有据的,否则就是自己找死的举动。

宗爱显然不是自己找死的傻子,说的事情最后也被查实了,这说明他说的并不是谗言。也有人认为宗爱说了其他的谗言,但没有记载在史书上。可由于宗爱最终是被拓跋晃的儿子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处死的,假如宗爱真与其父死因相关的谗言,他怎么可能不在处死宗爱时宣布为罪状?

如果宗爱真有一句话就能让拓跋焘杀死儿子的本事,那他为何不在拓跋焘思念儿子时打消其顾虑,非要冒险弑君?要知道他只是个太监,弑君根本没啥好处。他既不会有继承人,还会冒着灭族的风险。更何况拓跋焘只是思念儿子,和高允聊了两句天而已,并没有表现出猜忌宗爱的情绪。

可以说从历史背景和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来看,《魏书》和《资治通鉴》上记载的史料是经不起推敲的。实际上从其他史料来看,当时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与拓跋晃之死有关的。在拓跋晃死前,拓跋焘发动了一生中最大的一场战争,率领大军南下攻打刘宋。这次战争开始非常顺利,拓跋焘的军队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刘宋首都建康城下。但是建康的强硬防御和长江天险挡住了拓跋焘的攻势,双方僵持不下。到第二年春天时拓跋焘的军队发生瘟疫,同时又出现军粮告急的情况,迫使他不得不收兵北撤。

在回撤过程中,由于军粮不足,北魏军队不得不与刘宋军队争抢军粮。他们在盱眙城下遭到刘宋名将臧质、沈璞等人的阻击,损失惨重。虽然拓跋焘顺利地返回了北魏,但他随他南下的军队已消耗殆尽。而对比留在北方边境防范柔然军队的拓跋晃,拓跋焘在整体实力上处于劣势。在拓跋焘因南征而消耗自己势力时,拓跋焘则利用镇守本国的机会扩充自己的力量。他不但私自扩充东宫军队,而且与很多留在北方的胡人部族和鲜卑王爷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新的政治集团。在拓跋焘返回后才发现,这个政治集团已经在对皇权发动冲锋了。

实际上在拓跋晃死亡的前后,拓跋焘处死了一大批和拓跋晃有关的人物。前文所述的仇尼道盛和任平城只是小角色,更重要的角色在拓跋晃的史料中并没有提到,但在其他史料中有所涉及。比如与拓跋晃来往密切的宗室王爷,略阳王拓跋羯儿和高凉王拓跋那被处死,拓跋焘的心腹大臣卢鲁元的小儿子卢内被处死。据《魏书·卢鲁元传》记载,“少子内,给侍东宫,恭宗深昵之,常与卧起同衣。父子有宠两宫,势倾天下。内性宽厚,有父风,而恭顺不及。正平初,宫臣伏诛,世祖以鲁元故,唯杀内而厚抚其兄弟。”

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拓跋焘在南征刘宋铩羽而归后,开始了与拓跋晃集团的斗争。宗爱作为拓跋焘的心腹太监,自然是要禀报拓跋晃集团参与者的一举一动。在这次斗争中被杀的略阳王拓跋羯儿、高凉王拓跋那、卢内,都是朝廷中显赫的人物,比起仇尼道盛和任平城地位高了不知多少。在拓跋晃的史料中只提两个地位低的,而刻意隐瞒了地位更显赫的,显然拓跋浚即位后在给自己的父亲脱罪,避免其被扣上结党谋反的骂名。将拓跋晃之死归咎于宗爱的谗言,显然是歪曲事实,为自己的父亲洗白的操作。

至于拓跋晃真正的死因,其实在此案中已经并不重要。究竟是忧惧而死,还是被拓跋焘赐死,或者是病死,都只能说明他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为皇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后来拓跋焘专门找拓跋晃的老师高允交谈的情况看,赐死的可能性不大,畏罪自杀的可能性不小。当初高允因为国史案和拓跋焘顶嘴,力图帮崔浩脱罪,差点被跟着处死。当时是拓跋晃出面给高允求情,才留下一条生路。事后高允便极少上朝,每次都躲着拓跋焘。而从高允哭拓跋晃的反应看,悲哀和羞愧同在,显然拓跋晃做了不臣的事情。

综上所述:拓跋晃之死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因素。宗爱进谗言是明显没有证据的事情,其主要责任也不在拓跋焘身上。作为皇帝,拓跋焘肯定会维持自己的统治,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作为儿子拓跋晃在鲜卑贵族和胡人部落首领的支持下对皇位发起冲锋,显然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他不仅仅选错了时机,也选错对手。他的父亲是雄才大略的北魏太武帝,不是懦弱的南朝皇帝,所以他的失败是咎由自取的。他太自以为是了,认为自己的对手崔浩被处死了,制衡他的汉族士大夫集团在南征中被消耗,就觉得夺权的机会来了。实际上这是想当然的事情,拓跋焘作为皇帝,岂能没有后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