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司马穰苴:此生只一战,足以成名

原标题:司马穰苴:此生只一战,足以成名

他成名比孙子还早,兵书《司马兵法》又颇受赞誉,还是田齐取代姜齐关键人物,这就是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司马迁开篇即交代司马穰苴其实是田完(陈完)的后世子孙。而“司马”是因军功而受封号,子孙后代便以司马为姓氏了。

晏婴在推荐司马穰苴时,向齐景公夸赞其为文武全才。晏婴是司马迁的崇拜偶像,而司马穰苴与晏婴又是同一时期人物,所以读此列传格外用心,期许从中发现不为人知的端倪。

临危受命

“齐景公时,晋伐阿、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晋国攻打齐国占领了阿城、鄄城,燕国趁机侵略到黄河边上,齐国军队接连惨败。

“景公患之”,齐景公为此十分忧虑,“寝席不安,食不甘味”。

齐景公是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身边围绕着晏婴等治国之臣辅佐;又贪图享乐,“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此时为齐景公上任初期,为国忧虑有这个可能的。

齐相晏婴不愧为三朝元老,个人能力没得说,屡次出使不辱使命;选贤荐才也是独具慧眼,将越石父从囚犯中解救出来,保举驾车“司机”为大夫。

在齐国危急时刻,晏婴又向齐景公推荐了田穰苴。“小田虽然是田氏偏室所生,但这个人是个人才,文能令人信服,武能威慑敌人,希望大王能试试他的才干。”

白话文比较繁琐,而晏婴对田穰苴评价仅八个字,“文能附众,武能威敌”。

齐景公听到“天降救星”,自然是愁眉舒展,于是赶紧组织面试,亲自上场出题,“与语兵事,大悦之”。

田穰苴从一文不名的草根,提拔成为将军,他担心自己位卑言轻,别人未必听命于他。所以,他就向齐景公申请,“希望大王能派一位宠信的大臣、国家尊重的人物,担任监军。”

齐景公答应了田穰苴的要求,决定派庄贾担此重任。庄贾就是田穰苴所要求的“君之宠臣,国之所尊”。齐景公不知道宠臣庄贾一去不复返,庄贾也不知道这重要使命竟会要命。

监军是帝王派驻军队的亲信,正面作用可以与将军相辅相成,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掣肘将军。田穰苴提出这个要求,从说辞上看似合情合理,从实际上却有违常规。这背后是否隐藏玄机?司马迁没有透露。

怒杀监军

“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田穰苴向齐景公辞别,并与庄贾约定:明天正午在军营门前集合出发。

“穰苴先驰入军,立表下漏待贾。”第二天田穰苴早早地来到军营,布置好观测时间的标杆和滴漏,等候庄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庄贾向来骄横。他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又是监军,根本就没将田穰苴与他约定的时间当回事。

分析一下这两句话透露的信息:第一,田穰苴未卜先知,做好了准备等待庄贾迟到;第二,田穰苴顶替了庄贾的将军位置,军队还未必听命于田穰苴。

与此同时,庄贾府中热闹非凡。亲朋好友听说庄贾又要出征,纷纷上门为他送行。庄贾不顾与田穰苴的约定,留下前来送行亲朋好友一起喝酒。

到了正午,军营门外仍不见庄贾的人影,田穰苴便推倒了标杆,放了滴漏里的水。然后,他独自走进军营,指挥操练,检阅军队,并宣布军规军纪。

操练完毕,军纪宣布,已是日落西山,醉醺醺的庄贾摇晃着进入了军营。

田穰苴质问庄贾:“为何不按约定的时间来军营?”

庄贾满不在乎地回答:“亲戚朋友前来送行,陪他们喝了点酒,所以来迟了。”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田穰苴怒了,身为将领在接受命令的那一刻,就应该忘掉自己的家庭;到了军队宣布纪律的时候,就应该忘掉自己的父母;拿起鼓槌击鼓作战的时刻,就应该忘掉自己的生命。

这些话看似是对庄贾说的,然而更是对全体将士们说的。

田穰苴进一步质问庄贾:“监军大人,现在敌军已深入齐国境内,国家危在旦夕,百姓生灵涂炭,大王寝食难安。在这种时候,你作为监军,还说什么送行。”

说到这里,田穰苴传令“军正”,问道:“按照军法,不按约定的时间回归军营的,该当如何处置?”

“军正”回答说:“当斩。”

庄贾使眼色让身边人骑快马去向齐景公求救。派去的人还没返回,田穰苴已把庄贾斩了,并告示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又过了好一会儿,齐景公所派使者拿着符节前来赦免庄贾。“久之”,到底是多少时间?救命时刻景公为何磨蹭,莫非杀庄贾是景公默许?

不过,田穰苴正是因为砍了庄贾,才在军中树立了威信。

赦免使者

齐景公所派使者“驰入军中”,鞭马驱车急闯军营。军营内纵马驰逐扰乱秩序,这一条在任何时候都是砍头的罪过。

“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

田穰苴对齐景公所派使者说,在军队里,对于君王的命令是可以不接受的。

田穰苴意思很明确在军营里只有将军才是老大。其实,汉代周亚夫也有类似言辞,“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田穰苴与周亚夫都是挽救危亡的将领,而且都这么牛叉叉的,难怪带兵杀敌攻无不克,也难怪最终命运相似。

晏婴

田穰苴又问“军正”:“有人在军营中鞭马急跑,该如何处置?”

“军正”回答:“按律应当斩首。”

“军正”是啥清楚了吧,军队执法官。庄贾因为没按约定时间回军营被砍了脑袋,这“驰三军”冲撞军营肯定也要掉脑袋了吧。你会如此想,我也如此认为,使者更是这么以为的。

“使者大惧”。齐景公所派使者不是“惧”而是“大惧”,被吓得魂飞魄散了。

然而,田穰苴却说道:“君王的使者是不可以处死的。”于是,只斩了使者的随从,砍断了车厢左边的一根木头,宰杀了左边的一匹马,并告示三军。

随后让使者回齐景公那里去复命,军队开拔。

治军贵在严,领军须有威;治军不严,将领无威,军队就不可能有战斗力。司马穰苴从严治军、以法治军,杀了不守约定的监军庄贾,既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也教育了将士。

但是,田穰苴杀宠臣庄贾树立威信,对军营驰逐的使者却网开一面。

司马迁用这对比说明什么问题?军营驱车跑马按照军归军纪更应该杀,为何田穰苴只砍了使者的随从?

只能说明庄贾该死!毕竟齐景公即位得益于权臣崔杼,然而权臣挟持并不安心。齐景公一上任,左右两相崔杼和庆封就死于内斗。所以,平常“骄贵”的宠臣庄贾死得不冤。

征战凯旋

宽严相济,凝聚人心。田穰苴树立威信之后,又能亲近将士,取信于将士。

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对士卒的休息、宿营、掘井、修灶、饮食、疾病、医药,亲自过问和安抚;供给将军的全部费用和粮食,拿出来犒赏士卒,自己与士卒吃一样的伙食;尤其是特别照顾那些瘦弱的士卒。

就田穰苴与士兵同甘共苦,吴起可以说学到了精髓,吃穿一样,睡觉不铺席,行军不骑马,自己背着粮袋,跟士兵一样辛苦,所以吴起“尽能得士心”。

治军有方,有法必依,铁面无私,同甘共苦,田穰苴的行为感染了士卒,“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夺出为之赴战”。三天后调整军队部署,有伤病的士兵强烈要求同行,士卒都争着奋勇参战。

仅仅三天,齐军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田穰苴凝聚起士卒的心,锻造出新的战斗力。这便是晏婴所说的“文能附众”。

“晋师闻之,为罢去。”晋国军队得知消息,悄悄地撤兵走了。“闻之”,晋国间谍到底是听说了什么消息?更换将帅,斩首庄贾,治军有方,与士卒同甘苦……反正晋军是被吓跑了。

燕国军队看到晋国撤军了,心中不免害怕,于是撤到了黄河北岸。“度水而解(懈)”,燕军渡过黄河才敢放松警惕,毕竟一河之隔就是燕地,感觉安全了许多。

吴起

然而,田穰苴可不这么认为,下令渡河追击,痛打燕军。齐国所有的失地被田穰苴全部收复。“武能威敌”也有了事实验证!可见晏婴所说不虚,却是有识人之能。

“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穰苴一战成名!凯旋时,齐景公和文武百官都到郊外迎接,按照礼节慰劳全体将士。再见田穰苴后,齐景公拜他为大司马。

这里面“然后反归寝”怎么理解呢?让田穰苴回家休息。看似还是蛮有人情味的,或者另有缘由,因为景公后来才拜田穰苴为大司马。又间隔了多少时间,期间又发生了什么?

抑郁以终

“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这句话很重要。田氏家族在齐国越来越受尊重,这对于后来田氏取代姜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也正是因为田氏家族的崛起,引起大夫鲍氏、国氏、高氏权贵家族的不满。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不久,鲍氏、高氏、国氏三大家族因嫉妒而纷纷向齐景公进谗言。究其原因,鲍高国等三大家族想要驱逐田穰苴,以削弱田氏家族势力。

“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齐景公便采纳了鲍氏、高氏、国氏的意见,将田穰苴辞退了。田穰苴被贬后,心情忧郁,不久病故。

那么,此时晏婴哪里去了?齐国危亡之际,晏婴推荐田穰苴冲锋陷阵,从平民中提拔为将军。如今栋梁之材的将军,遭到三大家族势力恶意中伤,晏婴不应该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九年,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史记·齐世家》

公元前539年,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晋国,晏婴私下对叔向说:“齐国政权最终将归田氏。田氏虽然没有大的功德,但能够借公事施私恩,有恩德于民,老百姓都拥戴。”

如果此话在举荐田穰苴之前,这分明是给田氏机会立功;如果在举荐之后,说明田穰苴被辞退,晏婴有一定的责任,至少是默许。

再者,晏婴对一个“外国人”尚且透露自己的政治预言,在齐国估计也没有少在齐景公面前叨咕。所以说,田穰苴被辞退与晏婴有很大的关系。

司马迁为什么没有披露这其中的隐秘?毕竟晏婴是司马迁所崇拜的偶像,“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所以说,不管怎么样,司马迁不会损害偶像的形象。

孙膑

“田乞、田豹之徒由此怨高、国等”,田乞、田豹延续了对高、国两大家族的仇恨,直到田常灭其族。后来,齐威王田因齐继承并弘扬了田穰苴的治军带兵方略,所以能够称霸诸侯。齐威王将前人兵法结合穰苴治军策略,编辑成《司马穰苴兵法》。

司马迁在最后评论中说,他曾读过“闳阔深远”的《司马兵法》,即使是夏、商、周三代的战争,也未能完全发挥出它的内蕴。《司马兵法》与《司马穰苴兵法》并非等同,司马穰苴与《司马兵法》也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司马穰苴也值得列传。

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相对司马穰苴出名稍微晚一些。司马迁记叙了孙武训练吴王后宫美女,从治军强调军纪来看,与司马穰苴兵法一脉相承。

“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在兵法方面,孙膑从师于鬼谷子,治军已不仅仅侧重军纪,像围魏救赵、避实击虚……此时攻战更多倾向于谋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