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照壁上的
家风家训
文化的缩影 文明的延续
“三善清廉”
是大理沈姓人家
教育后人的家风,
源于南宋兵部尚书
沈度的为官故事。
三善清廉
南宋兵部尚书沈度,字光雅,绍兴年间任余干令。淳熙元年(1174年),权兵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沈度以治理西湖而为后世所铭记。
乾道九年(1173年),知府沈度再治西湖。《宋史》载:“九年,临安守臣言:西湖冒佃侵多,葑菱蔓延,西南二带,已成平陆。而濒湖之民,每以葑草围裹,种植荷花,骎骎不已。恐数十年后,西湖遂废,将如越之鉴湖,不可复矣。乞一切芟除,务令净尽;禁约居民,不得再有围裹。从之”。
他为政清廉,在当地方官时有三大善政:一是田无荒土;二是市无游民;三是狱无冤狱。时人称为“三善”。父老乡亲为之筑“三善堂”,沈姓后人为纪念沈度,以“三善”为堂号,白族人家以“三善清廉”为家训。
来源:大理广播电视台
编辑:周媛馨
审核:周子楠
终审:邓 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