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下午,由广东省侨办指导,广东省博物馆与广东华侨博物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江门市博物馆、梅州市客侨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家国情怀 跨山越海——广东侨批历史文化展”在广东华侨博物馆开幕,从侨批历史文化的起源、发展到保护等一系列环节,以图文+实物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展现。
此次展览以侨批实物为展示重点,划为细说侨批、汇通中外、家国情怀、海邦剩馥四部分,共展出图片超300张、文物170余件(套)。通过对侨批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多维度对侨批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次展示。
在“海邦剩馥”主题中,着重介绍了汕头对侨批申请世界记忆名录发挥的重要作用。记者了解到,今年恰逢“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十周年,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以及历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历经二十年的时间,汕头侨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过程。侨批主要由潮汕民间收藏家在集邮的同时进行收集,而侨批申遗也最早由潮汕地区的人大代表发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真正的保护抢救工作以来,经过省、市两级相关部门以及民间组织和学者历经数年的努力,“侨批档案”先后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世界记忆名录”。截至今年2月,我市档案馆侨批原件馆藏量已达8.6万封。同时,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侨批档案抢救修复,加强侨批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对逾3万封破损严重的侨批进行抢救修复,对2万多封进行了数字化存储,对4万封侨批档案进行了著录。
广东省档案馆民间档案文献鉴定专家张美生告诉记者,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以后,侨批得到了各界的重视,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把民间的侨批来征集起来,集中研究发挥侨批的作用,进行教育和传承,进一步来发挥侨批文献价值,讲好“侨”的故事,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工作。
图文/陈冬琪 陈育群
编辑/胡晓娜
校对/陈齐薇
编审/陈珩 蔡彬
编发审核/汕头融媒集团融媒编发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