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曾国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时刻牢记这两个字,并长期坚持

原标题:曾国藩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时刻牢记这两个字,并长期坚持

曾国藩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就是他的家书。其中谈得最多的是如何保持家业兴旺。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进行了零星阐述,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心中牢记“勤敬”两个字,并长期坚持去做,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01

这两个字,是曾国藩44岁时才正真将其作为“家训”之一,此时的曾国藩已经是历史上最年轻的五部侍郎,并作为湖南的团练大臣,正式宣布讨伐太平军。

身居高位,手握大权,曾国藩对自己的奋斗历程进行了梳理,并时刻进行反省。

他认为,自己出生农家,朝中没有任何背景,却能得到皇上和朝廷的器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离不开一个“勤”字。

曾国藩刚刚到京城时,在翰林院实习期满等待皇上引见的时候,由于没有银两贿赂吏部的官员,被冷落到了翰林院。

此段时间是曾国藩最为烦恼、郁闷和愤怒的时候,苦苦读了近三十年的书,好不容易考中进士,眼看就要当官了,却因为朝廷的腐败让自己晋升无门。

面对如此压力,曾国藩不仅没有颓废,还更加勤奋。这段时间,他四处拜师,学书法,学理学,凡是京城里的名师大家,曾国藩都拜访了一遍。

为了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曾国藩还专门学习了古玩字画鉴定。在看了三千多件古玩字画真迹后,曾国藩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正是因为自己比别人多了一门知识,曾国藩很快就得到了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垂青。

02

由于穆彰阿也喜欢收藏,发现曾国藩是鉴定专家后,凡有古玩真迹,都要先找曾国藩鉴定把关。此时的曾国藩,知识越渊博,在与穆彰阿的接触中,逐渐悟出“敬”字的真正含义出来。

曾国藩认为:“勤”是对自己而言,“敬”是对别人。

由于穆彰阿权倾天下,并不缺钱缺人,可曾国藩知道,自己这位位高权重的恩师,身边最缺的是尊敬他的人。虽然很多人都对穆彰阿溜须拍马,顶礼膜拜,可心里并不尊敬他。

每次曾国藩与穆彰阿在一起,都发自肺腑地像父亲一样尊敬他,十分恭敬。随着日子一长,穆彰阿更是对自己的这位学生刮目相看,于是在皇帝面前大力推荐曾国藩。

很快,曾国藩就平步青云,从翰林院一名候补检讨,直接升为翰林院侍讲,成为五品京官,连升了四级。

曾国藩后来在教育自己的后人时,特意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认为:“勤”能弥补一个人的不足,找到更多比别人多的机会;“敬”能聚集人气,如果一个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则身边的人都散了;有了勤奋,又能尊敬别人,则成功也就是早晚的事了。(图片为配图,来源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天津市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