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三元里之战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在182年前,1841年的5月31日,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

三元里抗英的背景和原因

在19世纪40年代,广州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当时,三元里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位于广州市北部,是连接广州和北京的要道,由于三元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控制三元里可以直接影响广州的安全,因此这一地区在当时的中国和外国势力的眼中极其重要。

英国在19世纪上半叶,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于中国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的需求,以及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大规模进口鸦片并强行贸易,于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

1840年6月懿律率领英国战舰封锁了广州、厦门等多地出海口,断绝中国的海上贸易。

7月份攻占浙江定海(舟山),并以此为跳板,向其他沿海地区进攻。

8月英国军舰到达天津大沽口。道光惊惶不已,赶忙向英军求和,派琦善和英军在广州谈判。并且将林则徐革职查办。英军的条件太苛刻,导致谈判迟迟没有眉目,清廷趁机组织各沿海省份重新布置、建设炮台、加强海防,以抵御英军。

1841年1月,义律失去耐心,命令英军进攻虎门外大角、沙角炮台,清军守军死伤700多人,舰艇11艘被英舰击沉。

2月清朝组织近两万人的大军不敌火力强大的英军,虎门炮台,大虎山炮台相继失陷。然后英国海军顺着珠江逆流而上,直逼广州。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英勇殉国。

3月、4月英国海军和陆军与清军形成拉据战。

5月24日,英军开始进攻广州。英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广州城的西北进发,另一路从西南方的商馆登陆。

很快,广州附近大部分地区沦陷,18000名清军龟缩进广州城,闭门不出。广州城无法抵御英军的坚船利炮,清军统帅奕山无奈求和。

5月27日清廷和英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广州和约》,以澈离外省清军,缴付巨额钱财作为赎城费等条件,换取英军归还炮台,撤离虎门。

英军却不守合约。在四方炮台驻守的英军,在广州西北郊的三元里,泥城、西村、萧冈等村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甚至挖坟墓打开棺材抢随葬品。当地老百姓怒不可遏,奋起反击。

三元里抗英的爆发

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广州北郊四方炮台的一小股英军,闯入三元里骚扰抢劫,遇见村口菜农韦绍光的妻子,将其轮奸侮辱。

当地村民得知以后,群情激奋,组织上千村民将这股英军团团围住,英军奋起突围,数名英军被打死。

为了防止英军报复,为了替受了屈辱的妇女、乡亲们报仇,三元里当地103乡组织起大约一万人的乡勇,在三元古庙集合,以庙中黑底白边的三星旗当令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

第二天清晨,2万多民众高举三星旗,把四方炮台围得水泄不通。在激烈的战斗中英军少校毕霞因为紧张恐惧,再加之天气炎热,突然倒地不起,几分钟之后便断了气。

看见这些乡勇们一波接一波的攻击英军阵地,面对英军强大的火力毫无惧色,英军司令郭富气急败坏,于是派出大约1000名英军主动出击进行反扑。

乡勇们于是佯装败退,将英军引诱至牛栏冈附近,这时,天公突变,雷声隆隆,不一会儿下起了雨来。早就埋伏在牛栏冈附近的7000多名乡勇们,突然倾巢而出,将这1000名英军团团围住。

因为下雨,空气潮湿,火药无法点燃,英军手里的枪顿时成了摆设。乡勇们拿着镰刀,锄头,铁锹,木棍等等非常简陋的武器,打的英军措手不及,狼狈逃窜。有50多名英军被打死。剩下的英军也被打得遍体鳞伤,抱着脑袋,逃跑回四方炮台。

5月31日,广州附近番禺、南海、花县、增城等县四百多乡的数万义勇兵士又闻讯赶来。他们和三元里的乡勇一起组成了近3万人的队伍,继续围攻四方炮台。

英军司令郭富因为害怕,急忙写信给奕山,让他派人劝退这些“聚众滋事”的乡勇,如果不解除义勇包围,主力英军将攻打并尽屠广州城。

清军统帅奕山于是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带兵将围攻四方炮台的乡勇们劝退。余保纯清楚双方实力,也知道英军的枪炮不会永远受潮,于是劝退义勇,避免广州被屠,从此担上卖国贼的恶名,但实际上,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这种做法很明智。

三元里抗英后,广东人民又以“社学”的形式,组织武装力量,开展反侵略斗争。

三元里抗英事件拉开了近代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外侮的序幕。我们作为生话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民,不能忘却这段历史,谨记这段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时刻警惕现代一些霸权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所做的桃衅行为,奋起直追,爱我中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