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由此向东流
这里最早叫中国
运城
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时光在这片土地之下
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碎片
埋藏着尘封已久的故事
......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运城考察,当天下午,在运城博物馆参观了 “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等展陈,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五千年不断流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运城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有运城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源远流长,也有运城盐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地域特色浓厚的重要文物,也有一个中国城市从古至今发展的完整体系。
让我们走进运城博物馆,走进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河东大地,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探寻民族精神基因。
今天第一站,“华夏寻根”之世纪曙猿!
“华夏寻根”
在这里,看运城改写的人类史
人类是怎么来的?世界上的第一个人又是什么样的?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常常会疑问重重。
这个问题不止我们现在有疑问,过去的古人也一直在探寻和追溯,于是就有了女娲抟土造人以及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造出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了夏娃等传说。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起源的探究,渐渐从无知走向有知,1863年,赫胥黎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提了“人猿同祖论”,并揭示: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起源于两千万年前左右的一种古猿。
那么,古猿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01
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对于人类起源的探索与研究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人猿共祖,人由猿进化而来,高等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猿类、猴类的共同祖先。这一观点,已为中外科学家所公认。
▲“世纪曙猿”考古发掘
1994年,中美科学家又来到运城市垣曲县考察。在这里,曾发现了中国科学史上第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1995年5月,他们在黄河北岸王茅镇寨里村,发现了众多的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猿类化石,主要是牙齿化石和颌骨化石,并且命名为“世纪曙猿”。
▲世纪曙猿下颌骨化石
世纪曙猿下颌骨化石长2.4~2.6厘米、宽1.4~1.5厘米、高0.3厘米,通过放大镜观察“世纪曙猿”化石,可以看到下颌骨及门牙、犬齿和臼齿,犬齿相对较大,下颌角较圆,下巴前缘呈直立状,这是高等灵长类动物的重要特征。
据考证,曙猿生活在距今4500万年以前,主要活动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温暖湿润的林地里,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灵长类动物,其个头比老鼠略大,重约200克,它是低等灵长类动物向类人猿进化的过渡阶段。
在此之前,世界上最早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化石发现于北非,距今约3500万年。
“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低等灵长类动物向高等灵长类动物演化的空白,把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打破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
“世纪曙猿”化石发现后,世界权威的美国《科学》杂志当即予以报道,文中说:“这是20世纪古生物学上最为重大的科学发现,中国很可能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的发祥地。”
几年后,同样权威的英国《自然》杂志则发表论文称:“曙猿是人类及其近亲猿、猴的共同始祖,通过对山西垣曲发现的‘世纪曙猿’下颌骨、跗骨化石的研究,证实了人类的远祖起源于中国。”
在国内,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贾兰坡生前也曾有专论。他认为,曙猿化石是中国20世纪考古生物学上又一极为重要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相媲美。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益人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他说,垣曲“世纪曙猿”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完整的下颌骨化石和跗骨化石,体现出了更加明确的指示性——具有猴类、猿类以及人类共同祖先演化的早期特征。
它的发现,不仅打消了学术界对曙猿的种种质疑,而且奠定了曙猿乃高等灵长类动物最早祖先的学术地位,同时也为高等灵长类动物起源于中国加上了重重的砝码。
02
“世纪曙猿”的发现,犹如黎明前的曙光,照亮了科学家们的探索之旅。但毋庸讳言的是,无论当时还是今天,怀疑乃至否定的声音从未停息。
那么,“世纪曙猿”与人类起源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人类学家所说的“人猿共祖”,是对人猿超科范畴内灵长类动物的研究。然而,人猿超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涉及到“猿猴亚目”或“类人猿亚目”范畴内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起源演化问题。直言之就是,进化成类人猿的这些猿猴是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什么样的动物进化而来?
一般认为,灵长类动物是从树栖的古食虫类进化而来。根据现有的化石记录,最原始的灵长类动物是发现于北美的普尔加托里猴,其时代为晚白垩纪末期,距今7000万年前。最早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化石发现于我国江苏溧阳上黄地区的“中华曙猿”和山西垣曲发现的“世纪曙猿”。
在古生物学的价值判断中,哪种动物被认为是已知最古老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就意味着它们可能是人类、猴类和猿类(高等灵长类动物的3个分支)的共同祖先。
“世纪曙猿”的价值正在于,使曙猿从此有了一个明确的身份:迄今所知道的最高级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同时也是最小的灵长类动物,生活在距今4500万年前,主要活动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温暖湿润的林地里。
▲科学家依据挖掘出的曙猿化石描绘的曙猿形态
为更好地让世人所识,科学家还为“世纪曙猿”勾勒出了粗线条的“肖像”:门齿小、犬齿大、下颌角圆、下巴前缘直立,体重在100克至150克之间,大小与今天的一只小老鼠相仿;善攀援,喜欢在树上用四足行走,采食以虫子及植物果实为主。
同时认为,4500万年前的垣曲盆地,应是气候湿润,湖泊相连,树木丛生,动植物种类繁多,非常适宜曙猿的生存繁衍。在这片土地上,这个家系延续、演进,逐步形成了猴类、猿类以及人类。
山西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主任李珺教授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待垣曲“世纪曙猿”,而应将其放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审视,如果说垣曲“世纪曙猿”是古人猿的远祖,那么,芮城西侯度“火烧骨”就是古文明的萌芽、襄汾“陶寺”就是古中国的雏形,可以说是遥相呼应、互为验证。同时,垣曲盆地及其周边已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史前石器遗址和新石器遗址之多,也是世所罕见。
03
垣曲县又称舜乡,是帝尧故里。
1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古生物考古重地。
从垣曲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分析,4500万年以前,垣曲盆地气候湿润,湖泊相连,树木丛生,动植物种类繁多,非常适宜曙猿的生存繁衍。
垣曲曙猿化石的发现,让这片沉寂百万年的土地,重新被证明曾经是人类诞生的热土,成为了世界上古人类学家目光聚焦的地方。
自20世纪20年代此地被发现后,科学家的考证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长达近百年的考察中,更多的史迹被发掘,更多的史论被印证。垣曲曙猿化石的发现不仅被中国的科学家们所关注,而且引来了世界科学家们“贪婪”的目光。
1983年,美国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道森博士,对垣曲盆地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
1995年5月,他们又在垣曲发掘出一对带有几乎所有牙齿的世纪曙猿下牙床,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有关曙猿的生理材料。
199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童永生、黄学诗、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古生物学家丹尼诺·基博再赴垣曲,又找到了世纪曙猿的一些跗骨化石。
2000年4月,《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相继刊登文章,报道中美科学家在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通过对在垣曲寨里村发现的世纪曙猿脚跗骨、下颌骨化石的研究,证实了人类的远祖起源于中国山西垣曲,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
在垣曲盆地这一片热土上,一次又一次地演绎着人类历史演变过程的偶然发现,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佐证,把始新世哺乳类动物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文字部分主要来源|山西日报
图片来源 |运城新闻网及运城博物馆等
分享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