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东莱先生”吕祖谦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名臣。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传》中有他的传记。祖籍东莱(今莱州市),后徙居寿州(今安徽凤台),自其祖父吕好问始居婺州(今浙江金华)。吕好问曾经被南宋高宗皇帝封立为“东莱郡侯”,即是封其先祖之地以示优渥礼遇。吕祖谦本人尽管出生于婺州,却对东莱祖居之地念念不忘。他的个人著作中,高标“东莱”之名者不乏其例,如《东莱集诗》、《东莱左氏博议》。他的弟子整理其专题文集,定名为 《东莱先生西汉财论》。《宋史》中直接表述为“东莱吕祖谦”的文字计有三处。

吕氏是两宋时期的官宦望族,吕祖谦的七世从祖吕蒙正、六世祖吕夷筒、五世祖吕公著,皆为北宋名相。五世伯祖吕公弼,官至三司使、枢密使,是掌握财政、军事大权的朝廷重臣。吕祖谦本人也曾官居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在政治上以主张抗金、改革时弊而有一定的影响。吕祖谦名重于当时与后世更为重要的是在理学、史学与教育领域,其学问根基出于家学,师从伯父吕本中,得其学术精要。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除中书舍人。当时学人尊称吕本中为“东莱先生”,称吕祖谦为“小东莱先生”。后来,吕祖谦的声望远高于吕本中之上,“东莱先生”遂成为他的雅号。

吕祖谦以儒为宗,兼通诸家,强调“明理躬行”,倡导“经世致用”,与朱熹、张械同被尊为“东南三贤”,号称“鼎立为世师”。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师,他所创立的“婺学”是当时颇具影响的学派。吕祖谦于读史极下功夫,清四库馆臣评曰“祖谦于史学最长”,著有《春秋左氏传说》、《东莱左氏博议》、《历代制度详说》等书。《东莱博议》又称《左氏博议》,虽是“为诸生课试之作”,却多有吕祖谦的真知灼见。全书共4卷,选《左传》文66篇,分析透彻,议论明达,阐发了作者卓越的史学思想。吕祖谦在任史官时,曾参与编修《徽宗皇帝实录》200卷,又曾奉旨校正《圣宋文海》,这就是由他重新编选的《宋文鉴》。这部书共150卷,所涉诗文集800余家。其书“断自中兴以前”,保存了北宋大量的诗文。

吕祖谦逝世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为其书写墓碑曰“东莱先生”。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追封为开封伯,从祀子孔庙,成为东莱“此邦之望”。后世,莱州设立“吕成公祠”,以纪念这位先贤,并在吕成公祠的基础上设立“东莱书院”。明代莱州乡贤祠塑像祀乡贤17人,吕梦奇、吕祖谦是其二,皆荣耀于史,光照千秋。(邵壮)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