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是第16个国际档案日。今天开始,北京市档案馆将以“奋进新征程 兰台谱新篇”为主题,通过举办“最美中轴线”主题展、老照片修复技术展示及体验活动、“库房寻踪”等活动,吸引更多首都市民走进档案馆,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5日。
今天一大早,新京报记者看到,很多市民都已经来到档案馆,摩肩接踵,跃跃欲试。拿着工作人员分发的小册子,市民可以到各层打卡点集齐纪念印章,在探索中学习历史知识。
6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市民在观看“最美中轴线”主题展。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珍贵“立体老照片”带领观众穿越中轴线的历史
在“最美中轴线”活动体验区,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老影像研究与考证专家刘阳带来了一些中轴线上的“立体老照片”。透过一些特殊的镜头和装置,观众可以一秒钟“穿越历史”,回到100多年前的老北京。
“比如,这里有乾清宫的宝座和太和殿的宝座,都是当时中国皇帝最重要的宝座,直到今天我们也很难近距离看到。通过看片器,观众可以清晰看到宝座的扶手、棱角等。”刘阳介绍。此外,现场还展示了有关“垂帘听政”“前门被毁”“女性缠足”等的一系列照片,可以清楚看到当时中国人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对于了解1900年前后的中国有重要参考价值。
6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不少市民在观看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收藏的北京中轴线“立体老照片”。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这些照片几乎都是刘阳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立体照片’可以让我们‘穿越到’镜头前,更加真实地了解历史,尤其是一些永远消失的场景。”
刘阳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立体照片”的巅峰期是1850年至1920年。“1850年,即相机发明十年之后,科学家们发明了和人眼效果一样的立体相机,制作了一个看片器,在当时的大英世界博览会上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青睐,从此开始风靡世界。当时没有三维动画,也没有电脑,‘立体照片’实际上就弥补了平面和立体之间的空白。直到1920年电影发明之后,‘立体照片’才退出历史舞台,而且退出速度非常快。”
6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阳(右一)带来了他收藏的百年前的“立体老照片”,让市民感受当年的中轴线景象。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最早的立体照片是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时,一个英国的军官拍下的。”刘阳说,立体照片需要用特定的看片器去看,而且拍摄成本是普通相机的三倍,所以普及率一直不如普通相机。“‘立体照片’流行的70年里,中国经历着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的动荡,没有精力去接触这种奢侈、休闲的东西,所以国内对于‘立体照片’的认识一直很有限,成了很新鲜的东西。”
如今,100多年过去了,透过这一张张“立体老照片”,观众得以看到老北京的立体原貌,仿佛那人、那景就在眼前。“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立体照片’,观众一定要亲自去看,才能体会到站在历史对面的感觉,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你的感受。”刘阳说。
“相对于普通照片,‘立体老照片’的收集难度非常大。”刘阳说,“最难的是用现代技术拍出‘立体照片’,再用立体看片器去看。立体相机已经停产20多年了,数码时代几乎不生产立体相机,通过反复实验,我自己制作出了立体数码相机,可以拍摄现代版的‘立体照片’。通过和老照片的对比,可以进一步增强人们对中轴线的认知,感受中轴线的魅力。”
6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市民观看用红酸枝按1:10制作的紫禁城角楼模型。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多种非遗体验活动、老照片修复技术亮相
活动现场,观众还可以亲自体验景泰蓝珐琅制作技艺掐丝点蓝、造纸术流沙笺、北京毛猴制作技艺等。
在造纸术流沙笺体验中,用颜料在水中点染、晕开,每个人通过印染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扇子,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北京毛猴制作技艺传承人在现场介绍,毛猴的材料主要来自蝉蜕和玉兰树,通过巧妙的构思,每只毛猴制作出来都不一样。
除此之外,现场还进行了老照片的修复及档案修裱技术展示。记者看到,一对老夫妇急匆匆地拿着一张老照片赶来,希望工作人员能帮忙修复。据了解,这是66岁的李女士上学时的照片,对她来说十分珍贵。
6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档案修裱专家在指导市民体验修裱过程。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一些照片损毁严重,通过现代技术,可以让照片恢复原貌。”修复人员在现场表示,修复的过程非常枯燥,但看到照片所有者拿到照片后的喜悦,还是非常令人动容、有成就感。
当天,“最美中轴线”主题展同步开展,展览通过300余份文件、照片、实物及视频等档案资料,从哲思之美、建筑之美、生活之美、传承之美四个部分,发掘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
展览展示了中轴线上的新老照片、中轴线上的博物馆等,还对木作修复工艺进行了介绍。记者注意到,时值国家自然博物馆刚刚揭牌,展览还展出了1961年北京市文化局关于自然博物馆正式建馆的请示,十分难得。通过系统的展览,观众可以对中轴线的历史、生活有更全面的了解。
“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展览也在当天开幕。展览通过400余份文件、照片、实物等档案史料,着力呈现北京地区60余位英烈、劳模、榜样的先进事迹,突出建党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劳模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
6月9日,北京市档案馆,市民在观看“立心铸魂——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北京篇章”展览。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档案“掌上查”服务正式上线
值得一提的是,今明两天,观众可以在北京市档案馆一睹档案库房的真容。透过通电玻璃,可以看到不同档案实体的保管方式,还可以看到近年来北京市举办重大活动的部分实物档案,足以让观众一饱眼福。
国际档案日当天,依托“京通”小程序,北京市档案馆正式开通北京市档案移动服务平台。该平台具备掌上查档、留言咨询、查档预约、信息展示发布等功能,采用“移动互联网+档案服务”方式,实现市、区综合档案馆档案利用“掌上查”服务。
公众可以使用手机实名登录“京通”小程序,点击“档案查询”进入北京市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对北京市综合档案馆馆藏中涉及本人的婚姻登记、知青上山下乡、知青返城、知青子女入户、招工、调动、复转军人、独生子女等民生档案和部分开放档案进行查询。下一步,北京市档案移动服务平台还将与全国档案查询利用系统对接,实现与国家平台的信息共享、联动服务。
此外,北京市档案馆与16家区级档案馆在婚姻登记、知青上山下乡、知青返城、知青子女入户、招工、调动等门类基础上,今年新增了复转军人、独生子女两类民生档案的跨馆查阅和异地出证。
国际档案日期间,北京市档案馆还将面向社会开放9个全宗共24398件档案,推动馆藏档案有序开放,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独特作用。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辑 陈静 校对 赵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