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车船史话:杨幺六年七次打败官军,靠的是技术活

南宋车船(想象图)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湖南洞庭湖区爆发了钟相、杨幺起义。不到一个月,起义军就发展到40万人,占领了洞庭湖周围十九个县。南宋朝廷十分恐慌,赶紧任命武将孔彦舟为捉杀使,带兵前往镇压。孔彦舟知道正面攻打难以取胜,就先派一批奸细,假扮成乞丐,混进钟相起义军队伍,然后里应外合攻破钟相营寨,钟相被俘遇害。当年四月,杨幺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继续和官军作战。其后六年间,起义军七次粉碎了官军的围剿。直到绍兴五年(1135年),才被岳飞率领的官军打败。

钟相、杨幺起义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的农民起义有很大不同。首先,这次起义的指导思想颇具理想主义色彩。如钟相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口号,据说来源于摩尼教,它对贫苦百姓极具吸引力。其次,杨幺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其他农民起义大多是流寇模式,也就是流动作战,靠四处劫掠地主财富来维持生存。而杨幺起义军实行“陆耕水战”的耕战模式,亦兵亦农,战时杀敌,闲时耕作,自给自足。他们利用河湖港汊的地理条件,修建了大量水寨,每个水寨为一个作战和耕作单位,战时各水寨协同作战。第三,杨幺起义军注重技术创新,喜欢用一些新式作战装备来对付官军,令官军无可奈何。杨幺起义期间,朝廷先后派遣程昌寓、刘洪道、解潜、孟庾、李纲、折彦质、王夑等人率重兵前去镇压,当中不乏名将,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钟相、杨幺起义地区图

杨幺起义军最具杀伤力的作战装备是一种叫“车船”的战舰。车船有大有小,大的长达二三十丈,宽三四丈,高数丈,吃水一丈,可载千余人。车船通常为二层或三层,两边设有护板,可防御敌船撞击。车船前后设有踏车,数量从2车到24车不等。踏车是车船的动力机构。车船上的水手一齐用脚踩动踏车,即可带动船桨旋转,车船于是快速前行,且可进可退。车船四周设有撞杆,用于抵御敌船攻击。撞杆十分坚固,敌船一撞,必定自损。车船上还设有拍竿,长十余丈,上置巨石,下安辘轳,预系绳索,遇敌船靠近,即用拍竿将其击碎。车船上还配备了一种叫木老鸦的战具,是用长3尺左右的木材削尖两端制成。因为车船都很高大,起义军居高临下,可用木老鸦投掷敌人,颇具威力。此外,起义军还使用机动灵活的海鳅船,与车船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由于杨幺起义军拥有大量车船,官军根本不是对手。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种先进的战舰,居然是官军最先制造出来的。绍兴元年(1131年),鼎澧路镇抚使程昌寓受命镇压杨幺起义军。程昌寓于是请都水监(掌管舟船及水运事务的机构)都料匠(营造师)高宣赶造车船,先后造出了8车、20车、23车的车船,能载两三百人。车船造好后,程昌寓派水军攻打起义军水寨。谁知在首次交战中,江水忽然退潮,不仅车船搁浅,连高宣都成了俘虏。此后,高宣替杨幺起义军造船。在官军车船的基础上,高宣不断改进和创新,打造出了装备更为精良的车船。如杨幺的24车大楼船,可载千余人,在水战中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据说官军曾试图仿造杨幺起义军的车船,但始终没有成功。

杨幺车船(模型)

绍兴五年(1135年)春,南宋朝廷为解除洞庭湖区的心腹之患,将岳飞从抗金前线调回,全力以赴镇压杨幺起义军,并派宰相张浚亲临督战。官军在洞庭湖区各要道屯驻重兵,不断缩小包围圈,并加紧经济封锁。如杨幺起义军在岳阳洞庭湖畔开办的鹿角窑,曾有陶窑数百座,全部被官军捣毁。中国六大古窑城之一的鹿角窑,从此一蹶不振。官军还砍伐大量树木,做成排筏,堵塞港汊,以破解起义军车船的优势。此外,官军还大力开展诱降活动,致使起义军分化瓦解,被各个击破。最后,杨幺力战不屈,被俘遇害。

虽然杨幺车船最终被岳飞破解,可先进作战装备对于杨幺起义军的重要性,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战装备水平的高低,显然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杨幺起义军能够坚持六年,七次打败官军,靠的全是技术活。也就是说,名不见经传的都料匠高宣,为杨幺起义军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幺起义(连环画封面)

不过,高宣只是车船的改进者,而非发明者。与杨幺起义军交战过的南宋名将李纲,曾在《与宰相论捍贼札子》中说,车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五世孙李皋发明的。李皋生活于唐朝中期,袭封曹王,曾任荆南节度使,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旧唐书》中说他“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所造省易而久固”。《新唐书》中也说他“教为战舰,挟二轮蹈之,鼓水疾进,驶于阵马”。大意是说,李皋曾费尽心思设计制造战舰,用人力踏动木桦为推进机,使得航行速度加快。据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时,李皋就是使用车船,打破了李希烈对长江的封锁,使得江浙两湖的赋税和粮草,能够源源不断地接济京城长安。

严格地说,李皋也不是车船的始创者。李皋的车船也是在古代千里船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千里船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发明的。而祖冲之发明千里船,据说又借鉴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原理。显然,科学发明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身就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文/谢志东)

洞庭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