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唐宋明清以来清代的邛州驿递和驿路

原标题:唐宋明清以来清代的邛州驿递和驿路

清代的邛州驿递和驿路

整理:邛崃凡丁

《汉书淮南王传》记载,汉文帝时淮南王刘长谋反,文帝刘恒念兄弟之情,仅是废其王位,将其遣往蜀郡严道邛邮,准带家眷同往,由严道县署为他们供给生活物资。“邮”源于秦时,汉时,“五里一邮,邮人居其间,相去二里半”。

邮递人员称邮卒,“邮”既是交通设施,还兼有“司奸盗”的功能。

临邛,临关的临,有监视的意思

@聂保华

中国驿站制度始于先秦时期,开初以兵夫快马加鞭为各级政府传递公文、政令和军事情报,逐渐拓展业务代民间传递书信—古人在一尺见方的丝绢上书写好内容后折叠成鱼形,交给邮亭安排送达收信人,成语“鱼传尺素”由此产生。

驿站的作用:一是为邮差提供食宿和更换、喂养马匹;

二是作为宾馆为过往官员和有地位的人服务。

驿铺的作用相当于邮亭,负责接收和分发邮件;驿铺中的“腰站”相当于二级站,有少量马匹。

《辞源》中〈驿站〉条说:“宋代称邮递驿站为铺……明清因之。”清制:“厅州县设置铺司、邮亭,以兵夫传递公文。”称为:驿递。

古临邛最大的驿站名:都亭驿。始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派张若修筑临邛城时期。其位置东起东街粮食局以西,西至南街口,东街以南,文君街以北的地方。《史记》载司马相如至临邛时,即住宿都亭驿中。

都亭驿宋代更名为:白鹤驿。

因驿站中遍栽松柏,栖息有白鹤,故名。驿馆中有北宋.文与可(邛州通判)所画《墨竹图》。

南宋.陆游“临邛十日游”时住在白鹤馆中。

白鹤驿明末毁于战乱,清.康熙时重建,先后更名为:来凤驿、飞云铺。

清.康熙邛州志50p:明代“白鹤驿在城内南街,前有鼓楼三间,仪门三间,正厅三间,左右廊房各三间,后寝室三间,今毁,奉裁。”

清.嘉庆《邛州志.驿传、铺递》367p:“来凤驿,州治东,旧名:白鹤驿、正站驿(笔者:首站的意思,有些地方称为底塘。)

本注:“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吏暂时住宿或换马的处所。”马十匹;高桥,腰站驿,马二匹。每匹日支草乾银六分,系地丁银内扣留给发;铺递,清制厅州县设置铺司(邮亭),以兵夫传递公文。”

附:明代《邛州州署图》(见嘉庆志35p)

图中的马王庙,是古代驿站的标配,凡有驿传的州、府、县皆有马王庙。

注:

清代邛州治所迁至今瓮亭公园内,故曰:“来凤驿在州治东。”

清代邛州驿传铺递和驿路

来凤驿(总站 即飞云铺 下同)东线:经天官桥铺(十里)、圣化铺(三十里 即今固驿镇)、高桥铺[四十里 即今高埂镇(二级铺 马二匹)]、斜江河铺(五十里 即原泉水)、界牌铺(六十五里 羊安界内)至新津县。

来凤驿南线:经大通铺(五里 今南河坎大通街)、十里桥铺(十五里 从大通铺算十里)、卧魁铺(二十五里 即卧龙老场)至蒲江大塘铺(四十里 腰站 马四匹)、名山甘溪铺(五十里)至名山县与雅安。

来凤驿东南线:经大通铺(五里)、白蜡铺(十五里 今宝林乡)蒲江西来铺(三十里)至蒲江县。

来凤驿北线:经天官桥铺(十里)、大邑三岔铺(二十里)、界牌铺(三十里 今王泗镇)至大邑县。

以上铺递:“额设铺司兵三十六名,每名月给工食银五钱,共岁支银二百一十六两。”

另有

来凤驿西线:从卧魁铺(今卧龙场)经平乐铺、夹关、高何、芦山、雅安、汉源、泸沽、西昌、盐源、祥云、大理、腾冲、缅甸、印度。

特别说明

来凤驿西线,商周时期即已形成,古称:周道。为早期南方丝绸之路首段,汉武帝任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出使“西南夷”时经过整修。

清.光绪年间,由建南使者—大清四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巡检司黄敕题写《重修古道碑记》:“古来夹门关之地,山青水秀。国盛民安,龙盘虎据。水陆漕运,兴旺发达。闻江南苏杭风物,唯夹门关而不及,天留地造,山川依旧,代代苍生……”

《碑额》:“周道如砥。”

《小碑联》:“白日千人拱首;夜晚万盏明灯。”

《大碑联》:“香严寺里钟鸣,大小古儿争来往;鹅项岭头月上,单双䣢水共晶荣。”

“大小古儿”指大、小两道古儿山,意为古时叫的山。

“单䣢水”指发源于大邑的濮布干水,今称䢺江;“双䣢水”指发源于天台山和蒙山的火井江 和 白木江。

䣢,多音字,方言音出。《说文解字》:“蜀地也。鍇曰。按字書鄉名。在臨邛。”

(以上参见“水寨茶乡夹门关”《撩开夹门关的面纱第二篇》)

来源:简书

如今

夹关小古儿山段的古道边,尚保存有一块《周道如砥》的石碑(见附图)。上世纪末,专家学者对平乐骑龙山段古道的考古,亦证实此条道路即:古代四川通往印度的“蜀身毒道”(身毒,古汉语发音:丫毒。为古印度的译音)。

但是

由于历史上临邛县行政区划变动频繁的原因,《平乐镇志》所载“平乐铺”以及夹关铺、高何铺等均消失,原因是这些地方皆为隋大业十二年(616)建置的火井县治地,开初划属益州,元世祖至元12年(1284)撤销“火井县”建置后,方才正式归属临邛县。

火井县治所曾于北宋太祖开宝三年(970)移置平乐镇;夹门关向为关隘,明清时设过巡检司衙门;高何在唐代时建置过 长松县。

同理

今油榨和火井地方一是设过火井县治所,一是设过巡检司衙门,故都不可能再称驿站 或 铺。

事实上“长安北望三千里”的古道之一条,即从十方堂经:葫芦湾、尖山子、青岗墩、下坝渡船滩、石虎寺、纸坊沟、桃源桥、马岩顶、油榨、大川、宝兴……至长安,再往北到甘肃接北方丝绸之路。

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序》中自述,是从成都经此路至甘肃、新疆偷渡出境的!

(另见《〈大唐西域记序〉唐玄奘自述南辕北辙至印度》文)

附图

《周道如砥石刻》(供图:王文才)

按:

“周道如砥”出自《诗经.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意为道路平坦、畅通。

《夹门关古儿山古道》(供图:王文才)

2022/8/1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