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党史直播间】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26岁英勇就义

(来源:甘肃省司法厅)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牺牲时年仅26岁

中共中央发表悼文纪念

他的功绩为后世所缅怀

他的形象不断出现 当代的影视剧当中

他就是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赵世炎

1927年7月2日

因叛徒出卖

赵世炎在上海不幸被捕

受尽严刑拷打

他始终坚贞不屈

把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革命事业

赵世炎,字琴生,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抱着学习新思想、寻找改造中国途径的目的,不畏艰辛,毅然选择赴法勤工俭学。

1920年5月9日,19岁的赵世炎在上海树浦码头准备登船。他是第15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之一。‍‍‍

在法国,赵世炎过得累且充实。每天,在结束了繁重的工作后,他总会独自跑到工厂顶楼的平台,借助夕阳余晖,希望“窃取”更多的光阴读书。而他在黄昏读书的情景也被一张照片永久定格了下来。照片上,他写下“黄昏之贼”四个字,时刻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学习。

旅法期间,赵世炎还经历了几次失败的革命斗争,并开始逐渐意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架起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的桥梁。

1921年春天,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张申府、觉悟社成员刘清扬和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一起成立了留法共产主义小组,赵世炎等人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

1922年,国内军阀持续混战,工人掀起大罢工巨浪。 与此同时,远在法国的爱国青年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对抗。

尽管此时的赵世炎正流亡于法国北部,依靠清理一战战场遗迹的工作度日,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与责任。赵世炎在写给陈公培的信中提及:“欧洲方面决定成立一个青年团,青年团是否有总机关,并除章程外尚有其它规约或印刷品。如有请及转告速记来。”

图:赵世炎写给陈公培的信

1922年6月,来自法国、德国、比利时的18位中国青年代表,在巴黎郊区布伦森林中相聚。大家投票通过了周恩来起草的组织章程,商定组织名称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通过选举,赵世炎、周恩来和李维汉三人组成执行委员会,赵世炎任书记。

1923年2月17日,成立不到一年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召开临时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旅欧支部。

会后不久,赵世炎等一批青年离开巴黎北上,前往莫斯科,系统、深入学习马列理论。

1924年秋,赵世炎响应党的号召,回国进行革命。他承担了北京地委和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的工作,前往全国各工人组织中演讲。

1926年5月,赵世炎遵照中共中央决定来到上海,化名施英,参与领导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呼应北伐。在上海80万工人中,“施英”这个名字几乎人人皆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中共党员和进步群众被逮捕杀害。国内政治形势恶化,上海处在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下。

赵世炎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回到上海进行革命。他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同年7月2日,赵世炎住址暴露,随后被敌人带走。在上海龙华监狱,敌人对他用尽酷刑,但赵世炎始终咬紧牙关:“你们只能捉到我一个施英,但要想从我口里得到半点机密,那是枉费心机!”

1927年7月19日,赵世炎在上海枫林桥畔英勇就义,把26岁闪光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来源| CCTV国家记忆

编辑 | 甘肃省司法厅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 : gssfxmt@163.com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