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唐宪宗:我能让节度使们乖乖臣服,却打不服几十万的藩镇牙兵

原标题:唐宪宗:我能让节度使们乖乖臣服,却打不服几十万的藩镇牙兵

要评价唐宪宗就不能不谈“元和中兴”,唐宪宗继位后唐朝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加上吐蕃势力衰微,各地藩镇在长期的混战中实力遭到削弱,在唐德宗削藩的基础上唐宪宗借助大好形势,让深陷藩镇多年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重归朝廷的管辖,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安史之乱后的大唐颓势。

唐宪宗

但唐宪宗能让节度使们乖乖臣服,却打不服几十万的藩镇牙兵,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复兴大唐,毕竟最强的河朔三镇选择归附朝廷只是慑于一时兵威的结果,节度使只是藩镇牙兵们推到前台的代言人而已,一旦无法维护自己利益,立马杀了换一个就是,可以说唐宪宗的削藩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造成割据的根源,他一死,各地藩镇又继续叛乱起来。

站在唐德宗肩膀上的唐宪宗

分割朔方军

朔方军是大唐西北地区的军队,管理西北二十个州,唐肃宗时期就意图分割朔方军,先后分割出振武节度使、邠宁节度使、鄜坊节度使三个藩镇,但因为和安史叛军和吐蕃的战斗激烈和频繁,被分割开的朔方军又再一次合并。

原本的朔方军

到了唐德宗时期,安史之乱早已结束,但藩镇势力却空前加强,唐德宗准备削藩,首先开刀的就是朔方军,这一次他将朔方军分割为五,分别是朔方节度使、振武节度使、邠宁节度使、鄜坊节度使和泾原节度使。

一般来说想要分割节度使的权力和地盘自然遭到反对,但朔方军却成功被分割,这是因为唐肃宗、唐代宗都在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力,将朝廷势力渗透到地方军队里,用太监监军,让各个军头互不相属,成功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力。

遭到分割的朔方军

但节度使的权力是被分割的,但战斗力也下降了,地方势力和朝廷势力互相不服,这也是为什么平定安史之乱如此艰难的原因,最终不得不依靠回纥来帮忙。

讨伐河朔三镇却搞出泾原兵变

朔方军虽然成功被分割,但代价就是军队战斗力下降平叛艰难,至于想要在独立很久的河朔三镇进行分割那是难上加难,对于他们只能是真刀真枪地打,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派大军攻打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田悦、成德节度使李惟岳、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至于河朔三镇另一个藩镇范阳节度使朱滔已经服从了朝廷,加入了讨伐军。

河朔三镇

一开始唐军节节胜利,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被灭,成德节度使李惟岳被部下王武俊倒戈,剩下的只有魏博、淄青这俩个钉子了,只要解决他们,其他藩镇自然老实,但唐德宗还未获得最终胜利前就开始分割打下的两块地,分割不均引起王武俊和朱滔的不满。

王武俊只是为恒、冀两州的都团练观察使,朱滔本来是想扩张地盘的但啥也没捞到,一气之下两人直接加入魏博叛军,让这次真正变得旷日持久,本来朝廷的钱就捉襟见肘,这下子更没钱了,不得已唐德宗以借债的名义要求富商出钱,这还不够,有发明税间架、除陌钱,最终玩出了“泾原兵变”。

泾原兵变

乱兵杀入长安,前方战事没有平定,自己后院又起了火,唐德宗狼狈的逃出长安,乱军趁机拥立拥立朱滔的哥哥朱泚为皇帝,一度就要攻破唐德宗出逃的奉天,唐德宗万般无奈之下发布了《罪己诏》,向藩镇大佬道歉,削藩不了了之。

从这以后,唐德宗一面对藩镇姑息怀柔,一面开始积蓄力量,最终为唐宪宗的削藩打下了基础。

唐德宗留下的基础

唐德宗削藩虽然失败,但是并不是没有成功,首先就是对割据淮西地区的李希烈用兵,成功收回了唐州,这也成为日后唐宪宗讨伐淮西镇的桥头堡之一,日后李愬也是以唐州为基础,上演了“雪夜袭蔡州”的大戏,成功拔掉了淮西节度使。

雪夜袭蔡州

其次就是成德节度使这边分出的土地,前期成德节度使成功被朝廷掌握,唐德宗在成德节度使的地盘上硬生生的拿出易、定、沧三州,设置义武节度使,日后义武节度使也为唐宪宗削藩出了不少力。

而在削藩过程中唐德宗也发现靠藩镇来削藩是不靠谱的,想要真正平定藩镇收回大权,朝廷必须有自己的军队,这就是神策军,于是唐德宗花了大力气扩编神策军到十五万人的规模,靠着神策军,唐宪宗平定刘辟之乱,收回昭义这个对抗河朔三镇最重要的藩镇。

神策军

至于大唐西边的吐蕃也在唐宪宗时期得到了收敛,这是因为唐德宗联合南诏、回鹘,组成盟友共同压制吐蕃嚣张的势头,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吐蕃和回鹘大战想要找原先的小弟南诏帮忙,却不料南诏早已归附大唐,和大唐联手反戈一击,让吐蕃再也没有精力骚扰大唐,为唐宪宗腾出手解决藩镇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至此唐宪宗开始整顿藩镇。

元和中兴,天下藩镇臣服

唐宪宗继位后就采纳宰相杜黄裳之议准备征讨不服朝廷的藩镇,利用藩镇间矛盾,取消宦官监军,随后整顿江淮财赋,以增加财政收入,为整顿藩镇做准备。

蓝色为割据的藩镇

元和元年(805年),唐宪宗刚刚继位,恰好西川节度使韦皋死了,韦皋心腹刘辟不经朝廷同意就自立为节度使,唐宪宗刚刚继位,只要暂时同意。

但刘辟却得寸进尺,想要得三川之地,唐宪宗派高崇文带领神策军直接开拔,直接平定西川。旗开得胜后,唐宪宗命河东节度使严绶讨伐夏绥留后杨惠琳,收复夏绥。

元和八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病死,藩镇牙兵拥护同为田家人的田兴为节度使掌权,田兴被拥立上位,自知根基不稳宣布臣服于朝廷,朝廷赐名田弘正,但魏博并不是完全臣服,只是表面奉朝廷为主,私下里还和其他一样,但也让唐宪宗信心大增,开始对其他藩镇用兵。

元和九年(814年),趁着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唐宪宗发兵征讨,但久战无功,好在裴度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加上在李愬勇敢果决的奇袭,最终在元和十二年(817年)彻底消灭淮西,不仅加强了朝廷权威,也震慑了其他藩镇。

随后横海节度使程权奏请入朝为官,朝廷收复沧、景二州;卢龙节度使刘总上表请归顺;成德节度使献德、棣二州;昭义节度使卢从史被贬为驩州司马。

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刘悟杀节度使李师道降唐,朝廷又收复淄青十二州;

元和十五年(820年),成德镇王承宗病死后,其弟王承元上表归降。

至此唐宪宗通过武力灭淮西、平淄青,威逼河朔三镇臣服,自唐代宗之后藩镇跋扈的局面大致结束,可以说所有不服朝廷的藩镇都臣服于唐宪宗了。

元和中兴,大唐似乎再次强盛

昙花一现的元和中兴

元和十五年(820年)二月,唐宪宗驾崩,次年卢龙节度使反叛,朝廷任命的节度使张弘靖被囚禁,骄兵悍将拥立朱克融为新的节度使,随后已经成为成德节度使田弘正被杀,王庭凑被拥立,长庆二年(822年)魏博镇也有样学样,宣布不再听命于朝廷,魏博节度使田布自杀,史宪诚被拥立,朝廷对河朔三镇的控制一夜回到解放前,元和中兴的成果化为乌有。

对于这个结果,很多人都说是唐穆宗的原因,如果唐宪宗还活着,这些事就不会发生,但这种事放在唐宪宗身上他也很难处理,因为处理藩镇简单的干掉不听话的节度使是无用的,因为骄兵悍将们还会拥立一个新的节度使出来。

要真正收服的不是节度使,而是藩镇下面的的骄兵悍将们,如何收服呢?无非萝卜加大棒,大棒就是屠杀,对待淄青镇,唐宪宗、唐穆宗早就大杀特杀,但这么个杀法只能抓典型,想要用在不听话的河朔三镇那还得了,对待他们只能花钱。

唐宪宗拿出150万缗赏赐给归附的魏博士兵,并且免除魏博6州税收一年

十一月,辛酉,遣知制诰裴度至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

唐穆宗后来对成德、幽州的将士,各付了100万缗的赏赐

十一月,癸卯,遣谏议大夫郑覃诣镇州宣慰,赐钱一百万缗以赏将士。

丁已,诏刘总兄弟子侄皆除官,大将僚佐亦宜超擢,百姓给复一年,军士赐钱一百万缗。

除了花钱,朝廷还得赏赐官职,比如卢龙节度使刘总归顺朝廷后将自己的部下都带到长安,希望朝廷赏赐给他们高官厚禄,但唐穆宗并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直接把他们打发回去,引起卢龙镇大佬们不爽,可见朝廷已经无法安排这么多官职了。加上有时候赏赐的钱不到位,他们也不爽。

诏以钱百万缗赐成德军,度支辇运不时至,军士益不悦。

既然不能给卢龙镇大佬们高官厚禄,那卢龙只能自己搞了,最终带动了成德、魏博都跟着反,可以说河朔三镇完全是靠官和钱砸得臣服的,这种臣服是非常不稳定的,一旦没有官职赏赐或者朝廷没钱砸,他们的反叛是不可避免的。

高官厚禄笼络藩镇

打不服的骄兵悍将

节度使只是名字好听,但实际上这些强藩真正说的上话的都是底下的骄兵悍将,当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挑选精兵五千人组建了自家的牙兵用来保护自己,这些牙兵好吃好喝供着战斗力自然爆棚。

而且牙兵世代父子相继,亲朋关系盘根错节,时间一久就变得骄横,一旦新的节度使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诛杀节度使三族另立新主,可以说从唐穆宗开始,魏博节度使都是牙兵们自己拥立的,不满就逐杀,也让节度使逐渐成为牙军的利益代理人,牙兵也成长为左右藩镇政治走向的主导力量。

血淋淋的魏博节度使传承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史宪诚杀了节度使田布,自己上位;

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史宪诚被手下所杀,何进滔上位;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何进滔孙子何全皞被杀,韩君雄上位;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韩君雄的儿子韩简被乐彦祯废所废,乐彦祯上位;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乐彦祯无法压住这些骄兵悍将,被迫出家,牙军拥立赵文㺹,赵文㺹反手就被杀,罗弘信上位;

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罗弘信儿子罗绍威怕被杀,私下联系朱温,彻底灭了牙兵,但也让魏博成为朱温的附庸。

可以说唐宪宗可以用钱用官让让节度使们乖乖臣服,却打不服几十万的藩镇牙兵。

大唐终究还是覆灭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