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红色通化-100个党史故事第三十八集【山城黎明】

(来源:二道江党员之家)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东北光复了深受14法西斯统治的山城人民解放了人们沉浸在欢庆胜利的幸福海洋里。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通化的革命斗争形势也变得十分复杂起来。已经投降的日本帝国主义中的一些好战分子,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企图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盗取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甚至不顾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干出了继续与日伪残余分子相勾结的丑事分散在各地的土匪、恶霸,也在磨刀霍霍,准备趁机大捞一把。而我党在通化还没有公开建立党的组织,党的领导力量还很薄弱,主力部队还没有开进通化当地还没有一支较有战斗力的军队所以形势更显得十分严峻。究竟鹿死谁手,在当时真的很难预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通化组建的辽东支部,确实起到了“星星之火”的作用。早在194310月,中共胶东区委就以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方式开展党的地下活动,成立了“辽东各界同胞抗日运动委员会”姚黎明同志任主任委员他在通化发展的第一批会员有李鹏飞、李剑云等人。1944年春改名为“辽东各界抗日同盟会”(称“辽抗盟”),并派中共党员张致清来通化一带开展党的地下活动。

因为他与党组织联系的代号叫“乐恒”,他也就根据这个暗号的谐音化名——罗衡。8月,罗衡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办好了“户口”、“劳工证”等,几经周折到达通化。

9月,根据地下党组织的安排,罗衡在七道沟铁矿安营扎寨。他争取到了去矿区18里以外的果松火车站分发报纸、信件的工作这可是发动群众,联系群众,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最好的机会。

他很快建立了两个交通站,在广大工人中发展了大批“辽抗盟”会员。并在各地还建立了分会在会员骨干分子中培养了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52月,正式成立了“中共辽东特别支部委员会通化分支部”,下设了5个党小组,罗衡当选书记。

中共党组织的建立,犹如火种投入了布满干柴的通化大地。中共党组织的工作重点,也由地下活动转向了武装斗争一个酝酿已久的大规模工人武装暴动,终于拉开了序幕。

19455月,中共通化分支部在通化市官道岭石灰窑召开会议(史称“五月会议”),提出了“加强团结,迅速武装,迎接反攻”的口号。

为了确保暴动的胜利,各地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投入抗敌斗争,并严密监视敌人的动向,等待时机武装暴动。

八一五虽然日本关东军投降了,但是地方政权仍把持在伪官吏手中。820日,罗衡、李鹏飞到安东(今丹东)元宝山参加党的重要会议通化党组织工人武装暴动由姚黎明、李剑云负责。

22日,他们来到通化,经过认真策划,决定与驻通苏联红军联系,争取他们的帮助。姚黎明、剑云,首先来到“辽抗盟”联络站东江春饭店,找到了会讲俄语的经理王云东。然后,他们一同到老站苏联红军驻地,与上校指导官莫洛道夫讲明来意,并得到了部分武器。

随后,他们迅速返回七道沟,举行了矿山暴动。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矿工,在共产党员的率领下,抡起了锹镐,缴了敌人的枪支,占领了矿山,拉起了队伍,开赴到通化市郊。

胆识过人的李剑云单刀赴会他以中共党代表、军代表的身份,到伪通化省公署与伪通化省长杨乃时谈判。李剑云威风凛凛,一身正气,对杨乃时和伪民政厅长说:“我们是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人民武装,现在要进驻通化,请杨先生提供经费和食宿方便。”杨乃时被这支天上掉下来的部队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战战兢兢地说:“欢迎贵军,欢迎贵军,我杨某一定提供方便,一定,一定。”杨乃时很快派人腾出原来,日本宪兵队等处的房子,作为武装暴动队伍的处。

24日,罗衡、李鹏飞回到通化。9月初,中共通化分支部在东江春饭店召开各地骨干扩大会议,宣布了“辽东特支”指示:暴动的工人武装改称为辽东抗日游击纵队第八支队,罗衡任总司令“辽抗盟”通化地区各分会改建为“通化地区建国联合会”。

这个“建联会”,其实就是中共党组织的别名。中共通化分支部扩大会议决定派李剑云去沈阳和冀辽军区联系,请求派部队和干部帮助接收伪通化省政权。

会后,辽东抗日游击纵队第八支队和“建联会”的同志们如同星撒全城,到处宣传《告同胞书》,张贴标语。

老百姓奔走相告:“八路军又回来了。”伪官吏、伪军警深感大难临头,大部分人,放下武器。暴动的工人们也趁机武装了自己第八支队很快发展到2600多人。

通化人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武装,仿佛看到了早晨初升的太阳。从此,革命武装斗争的烈火燃遍了通化大地。

来源:通化党史

编辑:柳清清

审核:金秀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