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许倬云:“家国天下情怀”的中国文人

原标题:许倬云:“家国天下情怀”的中国文人

三联韬奋书店(ID:slbook1996)

当城市进入午夜 书店就是灯火

许倬云先生念念不忘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以及大格局的世界文明,同侪和读者普遍认为,他是一位有“家国天下情怀”的中国文人。

2022 年春,许倬云先生与夫人孙曼丽于匹兹堡家中(范耀文摄)

“家国天下情怀”的中国文人

文 | 张作锦(台湾资深报人,曾任《联合报》社长、总编辑)

许倬云教授是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历史学大家,著作等身。如果我不在报馆工作,向他请教、邀他写文章,怎么会有机会认识他?

我何时结识许院士,已记不清楚,大体应该是“陈文成命案”发生的时候。1981年5月,居住在美国匹兹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陈文成返台度假,7月3日被发现在台湾大学校园内离奇身亡,惊动海内外。大家都希望有一可孚众望的人士协助处理此事,当时仍在匹兹堡大学任教的许院士,就义不容辞地参与了这件事,把他的意见交给《联合报》发表。

那个年代的通信设备极简陋,连传真机都没有。大家知道,许院士自幼就手脚不便,用手掌握着笔,一笔一画地刻出字来,然后用越洋电话报到台北。接听传报新闻的电话本是记者同仁的工作,但感于许院士的慷慨与热心,多半由我自己接听记录。以后许院士常回台湾讲学,后又返台常住一阵子。他不以学问傲人,使我得有亲近、认识他的机会。

许院士最近几年出版了好几本不是“老生常谈”的好书,如2006年的《万古江河》,2017年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大陆版名《中国文化的精神》)。凡读过这两本书的人,都可看得出,许先生念念不忘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以及大格局的世界文明。同侪和读者普遍认为,他是一位有“家国天下情怀”的中国文人。

1989 年,于台北素书楼拜见宾四先生

这可能与许先生的身世有关。他幼小即在国家外侮内乱中颠沛流离,来台后才稍能安稳读书,后来又离乡背井去美深造,回国后在“台大”任教,在“中研院”从事研究工作。以后虽然较长时期在美国教书,但他念念不忘台湾,常回台湾讲学,也到大陆做客座教授。他倡议成立“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向全世界推展汉学研究,他帮助台湾政治大学进行一个大型的“形塑中国”研究计划,目标在“界定自己,走向现代,融入世界”。

他和沈君山教授共同帮助殷之浩先生与殷琪女士父女开办“浩然营”,选拔两岸三地青年精英,在世界各地“安营扎寨”,每次讲习四星期,希望经由这些青年领袖的思想融合,进而融合整个中国。1990年,第一届“浩然营”在美国加州开课,两岸三地学员共30人,台湾方面参与的人员包括马英九和陈定南。

1991 年,第二届浩然营在日举办,倬云、曼丽与殷之浩夫妇(后排右一、右二)同游松下村塾

当“二二八事件”还是禁忌话题时,1987年2月26日,许先生在《联合报》发表《化解二二八的悲剧》一文,直指当局应特设查证委员会,厘清责任并释放在系人犯,结束历史悲剧。第二年,1988年的2月27日,许院士在《联合报》再发文章《又是二二八了》,提醒执政当局要尽快善后。终于,台湾当局在1995年2月28日发表调查报告,正式向不幸受难者道歉,并立碑纪念,希望能抚平不幸的历史伤痕。

许院士出生时身体就不方便,但他毅力惊人,一一克服。不仅进入学术殿堂,著作等身,而且几乎是全神贯注地关怀国家社会问题。这样的人,性格当然是很坚强的。但许院士虽有“冷静的脑”,却更有“温暖的心”。在与他四十多年编者与作者的交往中,我至少看到他流过三次眼泪。

许先生2001年回台定居,在“中研院”附近购置公寓之前,先在台北市忠孝东路四段租屋居住,楼下有一日式餐店。有一次我们在那里小聚,他欢喜讲历史故事,我欢喜听。抗战时,许先生一家住在长江口岸沙市。川军出川,赶赴前线,有运兵船沿江东下,在沙市上岸。许院士的母亲把他放在门前的石狮子上坐着,她自己忙进忙出地烧开水、提开水,给那些年轻的军人解渴。“母亲心疼又着急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得。她提着一大壶开水,忽然跟我说:‘这些孩子,从此一去就回不来了。’说完她就哭了。”我眼前已过中年的许院士,也毫不掩饰地泪流满脸。

为了纪念2005年抗日胜利六十周年,中央电视台早两年就开始筹拍大型文献纪录片《抗战》。一位参与制作的朋友从北京打电话问我,怎样可以联系上许倬云教授。我说巧得很,他正在南京大学讲学。朋友后来告诉我,他们录像《大家访谈》时,许院士回想抗战期间多少将士的捐躯、多少百姓的流离,泣不成声。许院士回到台湾,在万芳医院休养,我去看他,他跟我谈到纪录片的事。八年国殇,重上心头,他一面说,一面饮泣。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1998 年回大陆看考古发掘,曼丽、倬云与石兴邦(左三)摄于风陵渡

我因为报馆工作上的关系,有幸与很多学者来往,包括台大历史系的张忠栋教授。他1990年因肝癌在台大医院开刀的第二天,我就去探望他。他后来因为政治理念的关系,与朋友有些疏离,但我们仍然维持往来。1999年盛夏6月,与许院士共同参加一项餐会。餐后我要开车送他回家,他说:“我们一起先去医院看看忠栋吧!”到了台大医院一间单人病房,张教授盖着被子躺在床上,腹部生水,肚子挺得很大,脸上戴着氧气罩,已不能言语,他的公子一旁侍立。许院士问张教授:“还认得我们吗?”他点点头。我们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安慰话,黯然而退。

离开病房,走到走廊上,许先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他们有师兄弟的情谊:“是我在台大历史系做主任时,送忠栋出国深造的。”几天之后,张教授走了。

对国家、亲人和朋友的情、爱,永远搁在许先生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而且,不仅表现在他与学术界同行的身上,也惠及我这一介记者。2003年我自《联合报》退休,事闻于许院士,他赐文“以壮行色”,题曰:“将军辞营志未消──送新闻老兵张作锦退守后防。”这样的荣幸,真受宠若惊。只因当时仍受聘为报馆顾问,且依然每天上班,恐招“利用职权”或借史学大家以自炫之讥,故取得许院士谅解后暂未发表,后由许院士纳入他自己的《倚杖听江声》散文集中。2015年,《天下文化》为我编辑自选集《谁说民主不亡国》和《江山勿留后人愁》两书,特央请许院士同意,将此文移作选集的序言,一以为拙著增色,一以稍稍弥补多年来的歉疚与遗憾。

在这篇文章中,许院士叙述曾与我有过的两次“长谈”以及谈话的经过与内容。可看出一位学者和一名记者共同的关切,并展现出台湾社会转变的轨迹。

“我们第一次长谈,正是在台湾风雨如晦之时,我们二人都投身沈君山兄发动的革新保台运动。有一次,我返台参加君山兄主持的会议,讨论台湾的局势。散会后,作锦兄送我从丽水街走回永康街。我步履迟缓,在小公园中休息一次,抵家后又续谈未了的话题。记忆中,为时两小时的谈话范围,由国际大势、国内情形讨论到改造‘国会’、改善族群关系等诸项课题。其时台湾处境艰难,民心惊慌,海外华人的心也大多被保钓运动席卷而去。然而,我们仍觉背水之战,未尝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此后又有一次长谈,则是在纽约一家旅馆。那时,美东国建会同仁有大型集会,余兴节目正在进行。我们都是不喜欢热闹的人,遂离开会场,借大厅一角,再次倾谈台湾现状和国际情势。台湾已走向富足,民主化过程已发轫,但是内部不和谐的隐忧也已渐渐露头。我们也因此谈到民主的定义、政体与国体之间的两难问题及国际情势。这次长谈,也是两小时。”

“这两次长谈,长留记忆之中。一方面是谈得深入,所见略同;另一方面,更因为当日估计的大局趋向,半个世纪以来,虽未能全部中的,也相差不远。我们当日的预估未能全中,主要因为失估了一项因素——我们未能料到台湾的老皇民们仇视大陆之深,及轻视中国人与误解中国文化之甚!今日回想,只是失估了一角棋势,全盘棋局遂有如此不同!”

许院士还忆及一些小事。“在海外向台湾投稿,今日有传真(fax)之便;但在数十年前,为了赶时效,唯有用国际电话口授笔录。我的口述稿,劳累了台北新闻界的同仁。作锦兄其时已主持《联合报》编政,有时还是亲自执笔,记录我的口述稿,其敬业精神令人钦佩。我尤其感激者,是口述之前他提供的信息,启沃我的思路;笔录之时,他随手修饰润色,遂点凡铁为可读的文章。投稿者与编辑之间,能有这番缘分,实为奇遇;求之今日的传真或电子邮件,恐已不易再现了。”

1993 年,于西安博物院

许院士因为研究和讲学的关系,常常来往于匹兹堡和台北之间。2010年,他忽然惹上官司,从那时起就没有回台湾。去年3月原告病故,官司应可结案,我问许院士:“可以回来了吧?”他表示官司早已和解,他长期不回台湾的缘故,乃是因为在两度脊椎大手术后,健康迅速退步,涉讼不久,已经不能回来。现在他起坐都不方便,医生严令不准他坐飞机,回台湾不知要何年何月了。

许倬云院士是一位历史学家,眼观十万八千里,耳听上下五千年。但是他的心,不仅是放在台湾,现在及未来的台湾,更是放在整个中国,现在及未来的中国。

倬彼云汉:许倬云先生学思历程

冯俊文 主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7

ISBN: 9787108075598 定价: 88.00元

上篇《江河万古》,着意于先生学术著作之评述;中篇《雪泥鸿爪》,侧重于先生的学行记录,撰写者有同辈学人、学生、世交晚辈、近年亲近的青年学者等;下篇《水流云起》,收录有关先生的访谈、口述及媒体侧记。附录则意在从先生自身的视角,“交代”其学术渊源;另附《许倬云先生平生事略》《许倬云先生作品存目》《许倬云先生未刊稿存目》及《相关评论存目》,亦可由此一窥前辈学人风采,及先生平生行履之所及。

大家都在看

书单 | 三联2023年7月书刊推荐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END—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当城市进入午夜 书店就是灯火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图书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