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2周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打着建立伪满洲国的旗号,入侵东北。今日说历史,让我们从一组漫画出发,看看彼时的日本是如何为战争造势,颠倒黑白,美化侵略的。
首先是对国内的造势,极力描绘被入侵国家的野蛮和落后,以提升侵略的所谓“必要性和正义性”。
“亚洲各国都十分落后民不聊生,经常被西方列强欺负,自身治理能力又差,只有日本才能救亚洲各国人民于水火之中,带领亚洲各国走向美好未来”。
日本本国的杂志与宣传画上充斥着这样的美化言论,当民族主义遇到军国主义,癫狂的嚎叫足以淹没一切。
就是有反战的声音,也是零星、微弱的。充满了外在的危险和精神的痛苦——你根本无法想象在所有人都疯了时,保持清醒有多痛苦。
接着是对被入侵国家的洗脑工作,在日本全面侵华前,宣传机器不遗余力地被报道中国的民众生活困苦。宣扬弱小的国家只能被邪恶的西方列强欺负,但日本会带领大家走向美好的未来,赶走白种人,建立黄种人的“天堂”。
在它们的宣传里,日本是一个非常友善国家,实在看不下去才“不得不”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赶跑英美俄等国。
而到了发动战争时,侵略者又总会扮演起受害者的模样。一边积极制造事端,一边又极力表现自己的“克制”、“文明”,告诉世界自己是“被迫”进行的“抵抗”。
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同样的历史后面还在不断重复。
还记得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时所找的借口吗?以军演为名,谎称士兵失踪,悍然发动了战争。
不知道那时候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舆论造势下,国际上又有多少人为日军的“被迫”伎俩蛊惑呢?又有多少人认为日本人是来“解救”中国人的呢?又有多少人为日军的“威武”而欢呼,“牺牲”而共情,奋力支持的呢?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率伪国民政府各院举行宣誓就职典礼,宣告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准备“还都”南京。
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清代龚自珍在《古史钩沉论》中的一句话这两年很火,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是波诡云谲的,要剥开那层布满荆棘的迷雾,需要大量的阅读,独立的思维,充沛的精力,甚至还有勇气。
比如恰逢彼时,又有多少人会被汪精卫的“曲线救国”所迷惑,真的认为汪伪政府是在保存中国,救民于水火的呢?
同理,揭开一个多数人都不愿意相信的真相,是要拥有巨大的历史勇气的。
我们敬佩那些人,也更加理解“历史”作为文化属性的一部分,它可能被涂改、扭曲。有时它不需要几百上千年,几十年都不用,甚至不必成为“历史”,仍是“当下”,有的人都可以将其肆意篡改,面目全非。
而再多的利益换算,都无法改变历史的基本事实:一个号称“保卫”自己的主权国家,率先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发动了战争,这就是赤裸裸的侵略。
无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喊出的口号多么美丽,都无法抹杀这一史实。
倏忽百年,再翻史册,竟惊讶地发现,日本帝国主义当年的说辞,看起来是那么熟悉那么醒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