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历史的另类脸谱:百无一用是书生?徐世昌大手笔促成南北和谈

北洋七年,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因为南征闹到不欢而散,新秀吴佩孚在前线擅自停战议和更是让段祺瑞和曹锟灰头土脸,但是苦于无兵可调,段芝老只有耐着性子另作打算,和冯国璋相约下野,不仅是一种妥协,更多的还是一种韬光养晦。接着推举徐世昌继任北洋总统,认为这位徐相国不仅具备资历与威望,而且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自然比武夫要方便控制。但是段祺瑞没想到这位老翰林可是晚清宦海八面玲珑的“水晶狐狸”。要知道徐世昌在继任之前还特意前往逊清溥仪那儿拜会,被人嗤笑是“以清朝太傅而仕北洋,早已可见其人。”其实何尝不是这位精明过了头的北洋元老的面面俱到。

但是,徐世昌仅靠考虑周全也不足以扛起北洋的大纛,他的大手笔,堪称国手落子的妙笔生花。徐世昌登顶北洋之巅,专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促进南北和谈,但是面对的困境就是一介书生同一群武夫讲道理,无外乎与虎谋皮。然而徐世昌的庙堂智慧开始显现出来,作为深受李鸿章与袁项城影响的宦海弄潮者,他迷恋于洋人的能力,而且对于以夷制夷的策略更是颇有体会,也就是利用洋人之间的角力来苟且偷安,是为弱国生存的必经之路,在这些鸡蛋上跳舞,就是徐世昌的大手笔。而且更重要的是徐世昌可以看透段祺瑞的心思,这一点需要足够的道行。

其后,徐世昌因为拿捏住段祺瑞希望以和平伪装来积蓄实力的倾向,所以大刀阔斧地推行促进南北和谈的举措。先是获得洋人的支持,接着要挟南北双方。这个没有一兵一卒的文人总统,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大手笔之下,心思也足够缜密。他给皖系军阀头号策士徐树铮加封上将,让其心悦诚服地外放出洋,实为削弱段祺瑞的智囊团。对于张作霖这些手握实权的武人,采取袁项城以前惯用的手段,赠送礼服与金表等礼物以示笼络,张作霖也乐见坐山观虎斗,因此也口口声声地服从徐世昌总统的意见。接下来的督军团会议,是多年以来难得一见的热闹场面,多达三十余人济济一堂,仅督军就有八位亲自参会,长江三督中来了两督,另一督也派了代表,这是前所未见的事情。

最终,段祺瑞在徐世昌做东的这次督军会议上言语不多,倒是徐世昌对其大加赞扬,现场氛围很融洽,没有耀武扬威的主战叫嚣,大家都表示服从徐世昌总统,赞成南北和谈。就在同一天,北洋庙堂正式发表前线北洋军罢战退兵的命令,徐世昌通过自己的大手笔,看似扯起洋人的大旗,其实是快刀斩乱麻,先是剥茧抽丝,消除张作霖以及徐树峥这些可能存在的刺头影响,接着借助洋人出面斡旋,北洋军阀不得不投鼠忌器,西南军阀也做出让步。然而徐世昌大手笔促成南北议和,看似风光无限,其实最大的获益者则是段祺瑞,这只北洋之虎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猎狐”之策。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