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要对16岁的神童痛下杀手?其实根本不是因为猜忌

三国时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神童,名叫周不疑。

他生来就闻一知十,七窍玲珑,稍微长大一点后,更是博闻强识,秀外慧中。

不过可惜的是,周不疑虽然才气过人,却天不假年,刚满十六岁就死于曹操派来的刺客之手。

剧照

那么,曹操为何要对这位百年难遇的聪颖少年痛下杀手呢?

周不疑字符直,零陵人。

零陵位于现在的湖南永州市境内,三国时隶属于荆州。

因为舅舅刘先曾在魏国出仕,故而周不疑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来到魏都邺城居住。

他自幼就聪明颖悟,口才犀利,来到邺城后眼界增长,更是如鱼得水。

很快就声名远播,成为当地尽人皆知的神童。

剧照

当时曹操的小儿子曹冲,也以颖悟绝伦而著称。

两人都是聪慧过人的神童,惺惺相惜,很快就成为了关系亲密的好友。

因为曹冲的缘故,周不疑经常随侍于曹操左右。

有一次,曹操出征柳城,因为久攻不下,烦心不已。

周不疑听说此事后,便去求见曹操,为其献上了十条攻城的计策。

剧照

而曹操仅用了其中的一条,便攻破了城池。

见识到周不疑的才能后,曹操极为欣赏,从此对其另眼相看。

还有一次,有人看到一只从未见过的白色雀鸟,在邺城上空翩然飞翔,以为这是祥瑞,便上报给了曹操。

于是曹操大摆宴席,广召文人墨客,填词作赋,以资庆贺。

待所有的人都写完诗赋文章后,曹操仍然意犹未尽。

他抬头看到周不疑,便赐下纸笔,让他也写一篇,以助酒兴。

剧照

周不疑不假思索,提笔立就,曹操见他的文章辞气磅礴,意境不俗,爱才之心不禁油然而生。

当即便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周不疑,谁知却被周不疑以自己配不上曹公爱女为由,婉言谢绝了。

这件事闹得曹操很不痛快,也为周不疑以后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周不疑命运的转折点,应该是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这一年里,年仅十三岁的曹冲因病夭折。

剧照

曹操痛失爱子,从白天一直哭到天黑,肝肠寸断,伤心欲绝。

他的儿子曹丕当时正侍立在旁边,便极力劝说曹操节哀顺便,保重身体。

可谁知曹操却斥责他道:“仓舒之死,是我的大不幸,却是你的大幸!你之所以这样劝我,是因为他一死,你就能顺利当上世子了吧!”

曹丕闻言大惊,忙跪下请罪,并辩称自己只是担心父亲的身体,绝无觊觎世子之位的心思。

曹操悲恸之余,突然神情一滞,像是想起了什么,眼里随之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

剧照

他并不理会曹丕的辩解,反而召来侍卫,让他趁夜去刺杀周不疑,务必不能让他活到天亮。

曹丕闻言大惊,忙上前为周不疑求情。

曹操却斥责他说:“你懂什么?周不疑这样的人,将来可不是像你这么笨的人所能驾驭得了的!”

就这样,周不疑无辜罹难!去世时刚刚十六岁。

这个年龄若放到现在,只不过是个初中生而已。

古人曾将周不疑被杀一事,归结于曹操的猜疑和忌惮。

其实这是不对的!

剧照

所谓的周不疑太过聪明,长大后可能会令曹丕无法驾驭,只不过是曹操的托辞而已。

周不疑真正的死因,并不在于他自己有多么聪明,而在于他身后的士族势力。

曹操阵营人才济济,多一个或少一个像周不疑这样的聪明少年,其实并不会对其统治产生多大的影响。

曹操让曹冲笼络周不疑,甚至不惜亲自出面为其赐婚,其真实的目的,都是为了安抚和收卖以刘先、周不疑为代表的整个荆州士族势力。

周不疑婉言拒绝了他的赐婚, 不但让曹操笼络荆州士族的努力落空,也让自己在曹操眼中失去了利用价值。

剧照

如果拒婚是周不疑的个人意愿,则意味着他已经不能代表整个荆州士族的利益,自然会被曹操放弃。

而拒婚如果是荆州士族的集体态度,则又表明周不疑身后的势力其实是不愿意与曹操亲密合作的。

这两种情况,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可能被曹操容忍和接受。

这个时候,给所有不愿意臣服于自己的人和势力,予以必要的震慑与威胁,就成为曹操的必然选择!

其实这才是周不疑被杀的真正原因!

不知您以为如何?

剧照

参考资料:《裴注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

注:本文由闲人历史故事原创,未经授权谢绝抄袭和转载,请文抄公远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1人参与, 1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