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新书 | 《马上衣冠:元明服饰中的蒙古因素》

古代服饰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特征。《马上衣冠:元明服饰中的蒙古因素》对蒙古服饰传统在元明两代数百年长时段的影响和流播遗存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本书广泛收集和研究大量实物、图像和文献史料,证明元朝时期,蒙古族具有鲜明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服饰式样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服饰行用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蒙古服饰并没有随着元朝的崩溃而在汉地销声匿迹,相反以不同形式继续在明代社会中广泛传播流用,其影响甚至延伸到了清代,在几个世纪的中国社会文化层面产生了一定影响。本书收集和展示了上百幅各类元明服饰的高清图像史料,很多图片是第一次在服饰史著作中展示,这是本书在服饰史研究上的一大推进。本书钩沉索隐,发前人之所未发,兼具学术性、趣味性和普及性。

绪 言

服饰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特征,从最初御寒遮羞的实际功能,逐渐发展到展示阶层与审美的文化功能,并且与纺织和冶金等手工业科技领域紧密相连。古代服饰与古人发肤相贴,占据着古人的视野,与古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郭沫若先生在为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所作序言中就肯定古代服饰“资料甚多,大可集中研究”,并进一步认为通过服饰史的探索,“历代生产方式、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制度等,大可一目了然,是绝好的史料”。以往的古代服饰研究主要是工艺美术史学者所从事的领域,关注的主要是服饰的形制等基本问题。但自21世纪以来,这一情况在发生变化,并且变化的程度是很深的。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开始关注古代服饰领域,他们往往比工艺美术史学者更加熟悉历史背景知识,更容易发掘古代服饰背后隐含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一个特殊现象在近年开始出现,那就是青年人群中汉服复兴文化现象逐渐兴起与成熟,年青一代越来越把汉服作为展现个性、张扬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古代服饰爱好者,有的更进一步发展成研究者,其中甚至不乏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他们逐渐加入古代服饰研究的队伍,并且把服饰史的研究推向深入。他们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也从过去的纸端走向更广阔的网络空间。以上两股服饰研究的“新势力”互相砥砺,彼此促进,以更多元的方式推动服饰研究走向深入。因此,除前述早期服饰研究所涉及的表层关联事物外,近年来的古代服饰研究越来越发掘服饰形制演变过程中的民族文化互动因素、服饰形制背后隐含的社会心态乃至政治社会背景等更广阔的重要历史问题。本书就是这类古代服饰研究新探索的学术成果。

左:头戴后檐暖帽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像

右:头戴后檐暖帽的元世祖忽必烈像

以往的古代服饰研究主要是采用两种模式:一种是“历代服饰史”那类贯通的研究模式;另一种是只限于某种具体朝代的服饰形制研究。这两种服饰研究范式各有问题。贯通研究模式容易止于表层,往往只是在进行服饰形制等物质研究之后便浅尝辄止,并不涉及服饰背后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具体朝代、具体服饰样式的研究虽然研究视野专注,却又容易忽视服饰本身所具备的长时段、跨朝代继承和延续的历史属性。因此本书以元、明两朝作为基本研究时段,始终紧扣“蒙古影响”这一主线,主要关注蒙古服饰在中国历史上的长期影响和文化内核影响。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缔造的大一统王朝。大量实物、图像和文献史料都表明元代服饰不同程度地受到蒙古服饰的影响,与唐宋以后的汉族衣冠制度迥然不同。而目前已有的元代服饰研究论著虽然已经或多或少地揭示了蒙古服饰在当时产生的广泛影响,但对这种影响的叙述往往截至元明鼎革。作为取代元朝重新建立汉族王朝的明朝,其社会服饰中的蒙古影响是否真的全面衰退乃至消失了?虽然一些明代服饰论著中涉及了明代社会中或多或少留存的蒙元服饰影响,但多属于传统工艺美术范畴的服饰研究,即多在介绍服饰具体形制的层面上对蒙古服饰传统的影响略有提及,而且这些明代服饰研究者对元代蒙古服饰的形制和深层文化意义不甚了解。

柏林国家图书馆藏《史集》插图中戴后檐帽的众多人物形象

因此,目前还没有著作专门针对蒙古服饰传统在元明两代(1317世纪)数百年长时段的影响和流播遗存问题进行梳理,尤其是从历史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挖掘。而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运用大量实物、图像和文献史料证明,元朝时期,蒙古族具有鲜明北方游牧民族特色的服饰样式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服饰行用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蒙古服饰并没有随着元朝的崩溃而在汉地销声匿迹,相反,以不同形式继续在明代社会中广泛传播流用。在厘清服饰形制的渊源和去向之后,更进一步对蒙元服饰的诸种样式在元明两代的行用状况进行宏观性考察,并尝试对其行用阶层人群以及行用原因、社会心理以及反映的政治文化背景等更深刻的历史问题进行初步考辨。本书注重多重史料的相互比对,并不局限于文献、图像或实物三大类史料中的一种,而是综合比对,择善而从。此外,针对服饰背后隐含的社会心理以及政治文化问题,本书则主要通过广泛搜集文集、诗词、碑刻等有关记载,钩沉索隐,发前人之所未发,兼具学术性、趣味性和普及性。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元代服饰中的蒙古因素。通过文献史料和图像史料的梳理和比对,该章分别对钹笠帽、后檐帽、前圆后方帽、方笠、蒙古发式、辫线袄、答忽与半臂、质孙、系腰、兀剌靴、云肩、罟罟冠、蒙古妇人袍服等十三类元代影响较大的蒙古服饰进行了研究,充分结合了史料记载并展示了典型的图像史料。第二章更进一步探讨了以上诸种蒙古服饰因素在明代社会中的存在、传播和流变状况,主要对卷檐帽、钹笠帽、直檐大帽、瓜皮小帽、瓦楞帽、辫线袄、曳撒、褶子衣、质孙、比甲等十种样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尝试对其行用阶层人群以及行用原因、社会心理及其所反映的政治文化背景等进行初步探讨。第三章则是本书超出一般服饰研究的独有部分,更凸显了本书的历史研究本位。该章不同于一般服饰研究主要探索服饰的形制和工艺等物质层面,而是探讨了明代士大夫对蒙元服饰遗存的认知,初步揭示了所谓清代满洲服饰,其实很多是蒙古服饰在元明两代流变的结果。

《史集》插图中垂有结环发辫的蒙古人物形象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集中探讨的元明服饰中的蒙古因素,主要针对汉族服饰。这是由中国古代的整体社会状况和史料构成情况所决定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多民族整体,元明两朝都是多民族大一统的王朝,而占据中国古代人群绝大多数的是汉人族群,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史料是汉文史料,包括各类文献、图像和实物史料。而蒙古服饰对中国古代后半期社会服饰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对占主体地位的汉人族群的长期浸染上。

(节选自本书绪言,内容有删减

书籍信息

马上衣冠:元明服饰中的蒙古因素

罗玮 著

2023年10月出版/68.80元

ISBN:978-7-5228-2356-0

名家荐语

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可以赏玩的艺术品。全书不仅以严谨的叙述和论证,讲述了一段精彩纷呈的服饰史,也向读者展现了赏心悦目的古代服饰的具体形象。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

本书另辟蹊径,既不谋求“贯通”中国历代,也不局限在某个“断代”,而是从民族文化交融和传承的角度,关注蒙古服饰对中国服饰本身和文化内核的影响。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

本书图文并茂,为中国古代服饰史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对读者了解相关问题大有裨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从元到明蒙汉文化习俗交流、交融的情况,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本书许多方面的考察与研究,细致入微,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色彩鲜艳的高清图像,不仅便于读者理解书中叙述的内容,也使书籍本身显得精美雅致,无疑为本书增色不少。

——刘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罗玮博士运用丰富的文献、图像、实物资料,深入讨论了元明时代中国的服饰文化,生动展现了以蒙古为代表的北方游牧人群对汉地服饰的持久影响。

——党宝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

编辑推荐

★ 毛佩琦、方志远、张帆、刘晓、党宝海等多位史学大家推荐,颇具创新性的服饰史研究性成果

★ 翔实的资料汇编,百余幅珍贵图像资料,严谨扎实并赏心悦目地展示古代服饰的具体形象,细致入微又图文并茂地呈现元明衣冠服饰的细节与特征

★ 就服饰而不只说服饰,深入挖掘服饰背后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探究服饰形制背后的制度与习俗的文化渊源

★ 综合运用文献、图像与实物等材料,探究元明两代的习俗交流、民族交融,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罗玮,1984年出生,山西临汾人。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担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蒙元史、明代前期史与史学理论。2021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青年英才”称号。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评论》、《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英文版)、《文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绪言

第一章 马上衣冠:元代服饰中的蒙古因素

第二章 汉世胡风:明代服饰中的蒙古遗存

第三章 遗俗流变:蒙古服饰的深层影响

结语

注释

附录 元明衣冠服饰史料汇编

插图来源

参考文献

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