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屈原和楚辞

诗歌在战国时期有重大的成就。楚国诗人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格式,形式活泼多样,篇幅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伟大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屈原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他生在楚国由强转弱的时期。起初,屈原颇受楚怀王的信任,他提出联合齐国对抗秦国。但是,上官大夫靳尚和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楚怀王听从屈原的建议,屈原逐渐被冷落,后来又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郢都,当时的屈原已经62岁,他对楚国的前途非常迷茫,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汨罗江自尽了。

屈原的政治生涯是一个悲剧,但他作为诗人,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其代表作有《离骚》和《天问》。

《离骚》是屈原最成功的作品。全诗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离骚》的前半部分是现实的叙述,后半部分织入了许多奇特的幻想。诗人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糅合在一起,编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

《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这是屈原在放逐以后,忧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动荡,旧信仰完全崩溃,因此对于自然现象、古代遗闻、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传统思想都产生了怀疑,从而发出种种疑问。通过提问,诗人尽情宣泄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闷。

屈原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大的影响,他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