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长城距今两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原标题:长城距今两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万里长城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它还依然屹立在那里,挺拔,坚固,仿佛永不会倒下,可见古人智慧的结晶,浸透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

那么,已经距今两千多年了,长城为什么还不倒呢,秦始皇是使用了什么方法?

修建长城的背景

秦朝统一六国后,北方的匈奴人骑射本领高强,经常南下袭扰边境,秦始皇将北方的游牧民族视为边疆的一大威胁。

为了防范北方威胁,秦始皇下令修建自临洮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利用险峻的山岭地形构筑防线。

修建长城动员30多万士兵和百姓参与,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实行“实名制”,每块砖石上刻有负责人姓名,问题砖石的负责人将受惩处。

长城沿线还建有要塞和烽火台,形成防御体系,如此巨大的工程,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它巩固了新生政权,也向北方展示了秦朝的强大国力。

但修建长城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据《史记》记载,长城所经之处“积尸填川,骨立如山”

为确保质量,严厉的监督和残酷的刑罚导致大量劳役者死伤,长城主要修筑在险峻地带,民工面临高空坠落等危险,繁重劳动在身心上给劳役者造成巨大伤害。

修建长城的劳役者大多是被强制动员的普通百姓,根据史书记载,秦朝全国男性劳动力只有300万人,参与长城建设的劳役者达30多万之多,可见参建规模之大。

这些被迫参与修建的劳役者中,许多是遭受酷刑和鞭笞的罪犯,也有不少是逃避赋税和徭役的普通百姓,他们被秦政府强制拉来充数,成为修长城的主力军。

记录显示,许多劳役者被鞭刑、割鼻子,甚至斩首示众,严刑峻法激起了劳役者的恐惧,迫使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那么,在那个技术落后的时代建造的长城,为何在今天还屹立不倒呢?

强压下的筑墙工艺

长城之所以能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吹日晒,关键就在于古人独特的建筑智慧,在取材上,长城沿线地质复杂,古人便根据当地情况,采用不同的建造材料和方法。

在一些山地,那里的丰富的石料就成为了理想的建筑材料,古人直接在陡峭的山脊上凿山开石,把整齐的石条垒砌而成。

为了保证石块之间牢固粘结,他们在石块缝隙中注入糯米浆等粘合材料,制作糯米浆需要将糯米煮至胶状,然后加入熟石灰与碎沙石搅拌,这样才能制成细腻的糯米砂浆,充当粘合剂使用。

黄土地带则以土夯为主要建造材料,古人会在土夯中加入砂浆、糯米水等填充物,混合石灰搅拌后极为坚实。

为了防止土夯受水浸软化,他们还在表面涂抹一层石灰,增加防水性,草原沙漠地带则没有足够的黄土。

古人便采用芦苇枝条和沙砾相间叠砌的办法,芦苇中的盐与沙砾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十分坚固的物质。

而在无法运输巨石的地方,古人则开窑烧砖采石烧石灰,无论哪种制作工艺都极为严格,必须保证材料质量。

检验砖块质量的方法更是简单粗暴,就是把砖块排列,用另一块砖从高处落下砸击,如果出现缝隙就代表质量不合格。

制作出不合格材料的工匠会受到严惩,有时甚至被斩首处决,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工匠们无不倾注心力,确保每块砖每块石的质量都达到标准。

修建长城的劳力主要来自屯田戍边的士兵和被强征的民夫,根据秦朝的户籍和徭役制度,每户都必须派出一定数量的壮丁前往边境修筑长城,服役期限为一年。

他们白天需要在墙上巡逻,晚上则参与建设,无论酷暑严寒,士兵和民夫都必须无时无刻地工作,哪怕是在险峻的高山峡谷或者广袤的沙漠中。

据说有一名老人与儿子一起被派去修长城,那名儿子偷懒没有按时工作,结果被揪出处死,连累父亲也遭牵连处决。

在残酷的秦律威慑下,劳工们不得不顶着巨大压力工作,以免招致杀身之祸。

那么,在付出了巨大牺牲才建成的长城,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长城的作用远不止防御

自古以来,长城就被视为中原王朝防御外敌的屏障,它修建在北方边疆,守护着中原腹地,据说能够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

但是深入分析历史,就会发现长城的真正作用远不止于防御这么简单。

它却能够有效地阻止小股游牧军进行突袭偷袭,有了长城的阻隔,北方散兵游勇无法再进行“打了就跑”的袭扰,只能老老实实地通过长城关口,在这方面,长城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城上的烽火台能够实现远距离的军情传递,一旦发现大规模入侵的迹象,边防军队可以迅速点燃狼烟,通知各地做好防守准备,夜间则可以点亮烽火台,让军情快速传递。

有了这套体系,中原王朝边防形势可以得到有效掌握。

长城本身也可作为军队调动的通道,让中原守军实现快速移动,一旦敌军攻入腹地,长城守军可迅速堵截敌人退路,将其围困在长城之内。

历史上,这也是中原王朝对付北方骑兵的常用战术。

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将长城仅视为一道防线,长城更大的作用,在于它是一道严密的经济门户。

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粮食、布匹、铁器等物资有着巨大需求,而长城正好挡住了他们南下掠夺的道路,想要进入中原进行贸易,他们必须老老实实地走官道,通过长城关口,并且交纳关税。

这样一来,中原王朝可以获得大量的关税收入,同时也可以掌握北方对军需物资的实时需求,判断北方是否有动战的征兆。

更为重要的是,中原王朝通过关闭关口,获得了对北方进行经济制裁的手段,一旦北方做出敌对举动,关闭长城关口可以迅速造成北方生活的瘫痪,逼使其放弃敌对,保持和平。

所以,长城不仅是防线,更是经济门户,它使中原王朝掌握主动权,能够促使北方保持稳定。

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北方各族政权与中原签订和约时,都会特别要求镇守长城的中原王朝保障边境贸易的顺畅进行

从这些可以看出,长城在维持北方政权与中原王朝的和平纽带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长城既是防线,更是经济门户,它让中原王朝掌握主动权,可对北方实施有效管控。

那么,如今的长城怎么样了呢?

文物保护与长城的全新生命

数百年的风霜雨雪未能磨灭古长城的历史辉煌,但也使这一世界文化遗产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如今,在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长城正在重现昔日风采

在北京八达岭,一段约590米长的未开放长城正在进行修缮,这是八达岭段长城整体开放计划的一部分。

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这段长城上损毁的垛墙重新砌筑,地面得到加固,敌台内部的结构隐患得到整改,在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前提下,长城重新焕发出生机。

在修缮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许多历史遗迹,比如敌台顶部的石砌炮台、敌台内的大量石雷以及明代的生活设施遗迹。

这些发现成为研究长城历史的重要线索,其中,石砌炮台表明长城不仅有防御功能,还具有进攻性

大量石雷的发现说明当年守军做好了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的准备,明代生活设施遗迹如灶址、火炕等,让人们得以一窥当年士兵的日常生活。

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解长城历史的窗口,使静默的石块焕发出生动的色彩。

修缮还展示出不同时期长城建造的技艺,一等边墙采用更大规模的砖石结构,而二等边墙则使用较小的毛石

这反映出建造者根据地形地势和防御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敌台内的三层狭小炕榻反映出守军的生活状况,狭小的空间和简单的生活设施平添几分朴素与艰辛

各具特色的便门展示出匠人们的建筑智慧,椭圆形的拱门、浮雕装饰的门框都展现出巧夺天工的工艺,这些细节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真实立体的长城画面。

在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这些遗迹和细节将以展板、模型以及现代科技等形式向公众展示。

让游客不仅能见到长城的雄伟,还能通过这些细节感受到构筑长城的智慧,整修后的长城也将对外全面开放,届时游客可以漫步长城,感受拱券、门洞等建筑结构的魅力。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