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上博《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品展》巡礼上篇:哈雷分享

《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品展》

巡礼上篇

上海博物馆特展

展期:2024-06-13 - 2024-10-07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二楼第二展览厅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业部

特别支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戈尔甘考古博物馆、拉什特博物馆、波斯波利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博院(博物馆)的285件精美文物,以期呈现出古波斯文明的璀璨瑰丽及其与中华文明的相互交融。展览通过“高原曙光”“辉煌时代”“信仰艺术”三个版块阐释古代伊朗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简介

古代伊朗,是亚洲西南部的古老文明中心。公元前7世纪,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横跨亚、非、欧洲的强大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当时的古希腊人用王朝皇族的所在地名——波斯(Pars,今天伊朗的法尔斯省),来称呼他们这个显赫的邻国。波斯,或者说古代伊朗文明能始终闪耀于西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引人关注的特点是古代伊朗文化极强的包容性。

在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前,漫长的青铜和铁器时代,群山环绕的伊朗高原就频繁与西边两河流域和北部草原地带的农业及游牧文明之间有着各种交往,到埃兰王国时,他们有了政府管理并开始营建城市,使用和两河流域一样的楔形文字,建立自己的神庙,并把精神和信仰的世界以各种图案或装饰表达在器物上。

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其领土东到印度河上游及中亚粟特地区,西南到埃及,西北至黑海周围,东北与草原塞人接壤。在东起印度、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阔地域内,古代伊朗建立起强大的驿道系统,有效维护着西亚地区的商业文明网络。各地的诸侯定期来到波斯波利斯宫殿群朝贡,商业上的频繁互动也带来了文化上的融合。经帕提亚到萨珊王朝,古代伊朗进一步塑造了自身特点明显的古代伊朗文化传统,“王权神授,神权君佑”的政治思想表现在不少器物上。

伊斯兰时期,古代伊朗传统的造型艺术开始和信仰结合起来。因为不崇拜偶像,各种文体书法,成为表达信仰的新形式,影响深远。

波斯银币

展厅中集中展出的60余枚银币,是古代伊朗与中国早期交流的见证

楔形文字砖(下)

公元前1150—前1120年(埃兰时期)

长36.0厘米,宽22.0厘米,厚5.6厘米

胡齐斯坦省,苏萨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管流彩陶壶

年代:约公元前 850—前 550 年(铁器时代)

尺寸:高 18.0 厘米,底径 8.5 厘米,口径 11.0 厘米,长度 34.0 厘米

来源:伊斯法罕省,锡亚尔克遗址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多罐人像陶来通

瘤牛陶来通

年代:约公元前 1150—前 850 年(铁器时代)

尺寸:高 19.2厘米,长 26.0 厘米,厚 11.0 厘米

来源:吉兰省,马尔利克 18 号墓葬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动物造型的陶来通

动物纹金杯

年代:公元前 1150—前 850 年(铁器时代)

尺寸:高 18.0 厘米,口纵 13.0 厘米,口横 10.8 厘米

重量:重 226.2 克

来源:吉兰省,马尔力克 45 号墓葬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高浮雕有翼神兽铜饰板(右)

年代:约公元前 850—前 550 年(铁器时代)

尺寸:直径 34.0 厘米,厚 20.0 厘米

来源:洛雷斯坦省,卡尔马卡雷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大流士大帝雕像(复制品)

公元前550—前486年(阿契美尼德王朝)

高249.0厘米,宽63.5厘米

胡齐斯坦省,苏萨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萨珊王朝晚期(公元6—7世纪)“公羊头像灰泥板饰”(右)

国玉骑马鎏金银盘

年代:公元6-7世纪(萨珊王朝晚期)

尺寸:高4.0厘米,径23.5厘米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有翼狮金来通

年代:公元前500一前450年(阿契美尼德王期)

尺寸:高22.5厘米,宽21.0厘米,口径13.0厘米,底径19.5厘米

重量:重1897.0克

来源:哈马丹省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青铜女神像

年代:公元前1世纪一公元1世纪(塞琉古王朝)

尺寸:高11.5厘米,宽5.0厘米

重量:重270.6克

来源:哈马丹省,纳哈万德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双牛柱头石立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