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坎诺拉尔之战:欧洲海权降临亚洲腹地

公元16世纪,注定是个值得被后人铭记的转折点。无数欧洲冒险家搭船东行,不请自来的闯入亚洲腹地,并永远改变了本地环境。有的时候,这种转化较为和平,常以贸易、联姻等合作方式进行。但在另一些时候,军事冲突才是双方打交道的最顺手方式。至少在波涛汹涌水面,新来者总是据有无可比拟的综合优势。

譬如1502年的坎诺拉尔之战,就是欧洲新兴海权对亚洲传统舰队的一次降维打击。

在任内大力支持海外殖民的 曼努埃尔一世

早在1501年,鉴于对印度贸易的巨大成功,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准备亲自下场。他不依靠国内的大贵族或商团融资,只用自己的小金库购买/租用到4艘船,并委派诺瓦指挥她们前往东方世界。其中的1艘船,将按计划被留在东非执行长期任务。余下的3艘则必须专注于采购香料等奢侈品,以便尽快回本土完成倾销归本。正因如此,舰队的350名成员仅80个武装人员,与同时代的其他编队有着天壤之别。

然而,出生加利西亚贵族的指挥官诺瓦更加贪心。他拒接将宝贵的船只留在非洲无所事事,决定把所有空间都用于远程贸易。在先后造访基尔瓦、马林迪、安贾迪普等中转站后,顺利抵达印度西南部的马拉巴尔海岸。那里有葡萄牙早期殖民史上的重要盟友--坎纳诺和科钦,尤其是前者,被视为相当紧要的货物交易口岸。本地国王非常乐于接纳新来者,从而使自己的港口跃升至区域NO.1。以至于爽快答应不少条件,包括准许基督徒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建立据点。附近的商贩同样消息灵通,纷纷将手里囤积的紧俏商品送往当地市场。

卡诺拉尔是葡萄牙在印度的早期盟友之一

每当新的产业链形成,原先的既得利益者就很难心平气和。那些世代往返印度洋各头的穆斯林商人,无疑最渴望将葡萄牙人消磨殆尽。故而抱团云集在最大口岸--卡利卡特,怂恿君主为即将失去的遥遥领先而动用梭哈全部。而且也正是他们的存在,让印度土邦得以获得远超自身体量的动员资本。仅在这次冲突发生前,已聚集其40艘大型阿拉伯武装商船、180艘小型帆船或桨划船,以及7000名因收入缩水而愤怒的志愿者。他们的弓箭虽稍显滞后,但不缺乏用铁锻造的火炮,并非后世读者所臆想的那么原生态。

此时,诺瓦的属下已基本完成辣椒装卸工作,停泊在坎诺拉尔等待季风来临。岂料归程尚未开启,密密麻麻的敌军舰船蜂拥而至,几乎将港口的外侧围个水泄不通。坎诺拉尔国王见双方数量悬殊,建议葡萄牙人弃船上岸,以便在自己的帮助下防御。但远道而来的欧洲人深知利害关系,担心彻底失去跑路可能,也害怕沦为外交偓佺的工具棋子。在指挥官与几位船长商量后,毅然决定冒险出航行,用更具威力的火炮杀出血路。

由于是国王的私人投资 诺瓦的舰队只有4艘船

12月31日凌晨,4艘葡萄牙船只趁着从内陆传来的大风起锚,开始与围困自己的穆斯林-印度舰队缠斗。首先遭殃的便是小型帆船,由于数量太多且排列过于紧密,很容易形成

固定射击目标。无论炮手、火枪手还是弩手,几乎都可以在单次攻击后命中目标。

不过,亚洲船只最害怕的还是远程火炮。每当葡萄牙人借助风势排成纵队,就可以轮番利用两侧火炮展开不间断轰击。起初,这只是某次冲突中的偶然发现,但通过设在好望角的官方信筒,几乎每位去往东方的船长都能获悉该诀窍。毕竟,这是唯一能发挥卡拉克大帆船威力的方式,也将在后来成为全世界海军都梦寐以求的理想队形。

大型阿拉伯远洋商船 曾是非常出色的武装载具

当天中午,葡萄牙大帆船因风力减弱而静止不动。讽刺的是,对方阵中最强的阿拉伯帆船同样趴窝,只能继续用成群结队的小型船舶替代攻击。结果就是继续被多重火力击退,连靠近都很难做到。

随着海风重新吹拂战场,这种堪比万岁冲锋的做法也随之失效。诺瓦命令各船向东北方移动,不断组成首尾相连的射击纵队,对任何企图靠近的船只倾泻火力。直至夕阳西下,精疲力尽的双方又一次在靠近海岸的水域停泊。在一整天激战中,许多卡利卡特的小船被击沉,更多虽受损仍勉强漂浮。倒是穆斯林的商船保持完好,却无法对局势发展起任何作用。夜里,心有不甘的印度人几次尝试纵火,用点燃满载易燃物的独木舟漂向大帆船。但每次都及时发现,几乎没任何机会接近点火。

葡萄牙人会在日落前返回近岸停泊

公元1502年1月1日,互相不服气的双方将前日剧情重演一遍。诺瓦借用清晨的陆风,在白天前往外侧深水区列队,到非常开阔的海面上轮番发炮。等到傍晚的海风回吹,又重新到更靠岸边的区域射击。直至夜幕完全降临,就选择去北方约15英里处停泊。印度-穆斯林船只如影随形,几乎用包括嘴炮在内的所有手段予以干扰。但苦于根本没决定性损毁武器,只能忍受着伤亡咬牙坚持。

唯一的区别,就是大型阿拉伯帆船终于赶上来交火。可惜船上铁炮质量欠佳,在对轰中被葡萄牙青铜炮连续摧毁3艘。附近的7艘小船一并遭殃,成为这场文明+商业对决的惨痛代价。

连续三天的交战 几乎都是按固定线路进行

到了1月2日早晨,葡萄牙不再忌惮于对方的数量优势,主动调头迎击那些一直追逐自己的联军船只。仅仅一轮交锋过后,又有2艘穆斯林的大型商船和3艘印度人的小船被击沉。更要命的是,另有许多船只有不同程度损伤,志愿者们因劣势状态而信心低落。

于是,当目睹强悍的猎物返身来追,便不假思索的分散奔逃。诺瓦考虑到船队有要务在身,手下因三天两夜的连续战斗而精疲力尽,便放弃继续追逐念头。他们返回坎纳诺休整,随后便踏上回欧陆的慢慢征程。

由于火炮优势 被追赶的一方其实并不害怕追赶者

事实上,这场战役并非欧洲殖民者与本土反对者的首次交锋。只不过先前的葡萄牙舰队规模较大,在单纯数量对比上还不是很吃亏。

直到诺瓦用武装人员稀少的4艘船获胜,才终于让整片海岸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何况胜利者的代价极小,只有约12人受伤,却至少击沉5大船与10艘小船。甚至有余力忙里偷闲,捕获到1艘碰巧路过的阿拉伯商船。后来在返航途中,他们又捕捉到第二艘阿拉伯商船,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安全撤回本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