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群峰拱秀双水穿城的旌阳镇(下)

方光华

第1543期

03

旌德,唐宝应二年(763)建县。530年后始建城门,800年后始筑城墙,城才有城样。

元贞元年(1295),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王祯(1271——1368),以承事郎身份任旌德县尹,始建县城四门,即后来的上东门、南门、大西门、北门。元至正十八年(1358),红巾军李文忠部攻克旌德县城;至正二十八年(1368)红巾军旧部再度入旌,城门毁于战火。明弘治十年(1497),知县姚贞(湖州旧县归安人、进士)重筑南北城门。

元朝末年始,日本倭寇不断侵犯沿海地区,并逐步深入内地,明嘉靖年间最为泛滥。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七月,60余名散倭从杭州西掠,经淳安、歙县、绩溪入旌德骚扰,县典史蔡尧率兵于版书将军庙抵御。战后,徽宁兵备道和宁国府下令旌德知县姜从周修筑城墙。从嘉靖三十四年至四十三年,历经刘帮献、李调元、刘鹄翔三任知县,近10年时间城墙修建工作均未启动。时倭寇不断袭扰周边地区。嘉靖四十三年(1563),宁国知府沈志言、旌德知县赵在遵令造城。历时两年多,四十五年(1565)九月竣工。城池三面临山一面临水,西倚栖真(西山),南临梓岫(梓山),北障柳山,东濒淳溪(徽水)。城墙周长891丈,东西长650步(1步等于5尺),南北长1150步。高2丈、厚1丈2尺。设城门7座,东边3座:迎和门(通和门)、中和门、义济门。西边2 座:大有门(庆丰门)、永丰门。南门1座:阜民门。北门1座:迎恩门。设城楼7座,警铺12处。

万历三十五年(1607),知县郑景濂在上东门南增设水关门(济民门),与淳溪(徽水河)相通。

清顺治八年(1651)夏,旌德县连降大雨,山洪暴发,迎和门、义济门因临近徽水河,受河水冲刷、墙基损毁严重,顺治十三年(1656)塌陷。十四年,知县王融修复。康熙八年(1669),知县李士竑,雍正八年(1730)知县纪咸相继重修。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张善长,详请捐修县城,对倒塌处进行重建,对损毁地进行修复。城面城里,均用麻石叠砌,通高一丈,顶厚一丈,底厚一丈三尺。城墙上铺设马道,宽5尺,长380丈。女墙(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挡墙)垛口,长如城,全用砖砌,高五尺,厚一尺五寸。修造城楼7座,东西南北四门,每座5间;中东、下东、小西三门,每座3间。历时7个多月,耗银5395两。

咸丰十年(1860)九月初九,太平军赖文鸿部第三次攻占旌德县城,驻兵一年半之久。同治元年(1862)四月初一,清廷浙江臬司张运兰从徽州率兵来旌德,用炮火轰塌城墙十余丈,占领县城。战后,对城墙进行了全面修葺。同治十二年(1873)七月,大风毁坏城垣数十丈,后修复。新中国建立初期,旌德城墙依然完好。

由此可见,造城池的目的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防匪。城好城损,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财产生命安全。

清嘉庆《旌德县志》城郭图

旌德城坊有街巷21处。民国以前,城内以徽水(淳溪河)为界划为二坊:河西(城内)为进坊。县衙前及南门内为南街,大东门内为市心街,中稍往南为土街又名隐梅坊,往北至中东门为球场街,又北为江夏街;下东门内为道府前,北门内为里仁街,西门内为西街,小西门内为里巷。河东(城外)为招坊。大东门外过淳源桥为上市街又名尚文坊,中东门外过驾虹桥为中市街,往南为十字街,往北为集贤街又名集庆坊,下东门外过黄济桥为殿前。栖真巷在县治东,笃祜巷在上市街东,东巷在中市街东,书升巷在十字街东,九思巷在驾虹桥东南,蓂草巷在江夏街西,阳陂巷在上市街南。这些街道大都长不足1公里,宽不过3米。麻石街面坑坑洼洼,长年累月被独轮车碾磨,一条凹槽顺街蜿蜒。皖南山区明清小城的风貌风情风韵,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民国年间,知名商店有德裕、协成昌、刘天泰、春和顺等;百年老店有乾泰昌杂货店;米店有裕民、正丰、恒丰等;药店有石恒春、石涵春等;布店有大新、顺昶等;著名的汪金有油坊还兼营百货布匹。

据清嘉庆《旌德县志》载,分布在县城街道上的牌坊计22座,分别是:北门外状元坊(为舒雅立)、尚书坊(为汪齐立)、少师坊(为汪澥立)、北河总理坊(为汪浤立)4座;招坊开科名儒坊(为汪胤立)、父子登科坊(为王瑄、王矩立)、紫极重恩坊(为汪志昂立)3座;县衙前父子登科坊(为姚裕、姚光显、姚光启立)、父子进士坊(为江汉、江文敏立)2座;球场街擢秀坊(为张蹈德立)、孝子坊(为张道荣立)、同誉臬崇坊(为汪若极立)3座;土街鸿胪坊(为周舜夔立)、宪台坊(为江文敏立)、进士坊(为汪坚立)、宪台坊(为江廷寄立)4座;文庙前泽布京华坊(为郭建邦立);尚文坊登第坊(为王瑄立);里仁街三朝执法坊(为周希旦立);张祠前三朝侍臣坊(为张邦极立);饶祠前气作山河坊(为饶鼐立);南长岭升平人瑞坊(为宋振猷立)。

纵观22座牌坊,除了一座孝子坊和一座人瑞坊,其余均是科第坊,说旌德自古崇文重教,这是最好的一个物证。旌德科举时代总计出进士143人,在江南也算是佼佼者了。

若是来个时空穿越,从南门到北门,走过南街,踱过市心街,转到球场街,穿过江夏街,最后步入里仁街。视线所及不仅有林立的牌坊,更有你挨我我依你的铺面,还有相互摩面而立的店旗。沿着护城河,徜徉于城墙马道中,西山、梓山、柳山、凫山均在眼帘中云翻雾涌,沐浴着徽水河上的古朴之风,扮一回葛衣布鞋的明清小城中人。

这样一出戏,早已时过境迁了。

淳源桥与驾虹桥之间新建的“旌德水街”(古球场街,今解放街南端)(朱学文摄)

04

今天,只有在旌德文庙建筑群中还依稀可见旌阳之文风浩荡。

旌德文庙位于县衙(今旌阳镇政府)之左,占地6670平方米,由大成殿、东西庑、东西斋房、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泮池、泮桥、文昌塔等构成,建筑面积1479.46平方米。

关于旌德文庙兴建的时间,清嘉庆《旌德县志》是这样表述的:“考唐贞观四年(630)诏州县皆立孔庙,时尚未有旌邑也。宝应建邑以后,谈学之制无闻,邑之学宫自宋崇宁元年(1102)始。”也就是说唐朝之初,朝廷就要求各县建孔庙,只是旌德当时还没有建县。唐宝应二年(763),旌德建县后最重要的建筑就属文庙了。

旌德文庙历经南宋、元、明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屡受兵火之灾,大修24次,重建5次,现存建筑为顺治二年(1645)所建。

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初名文宣王庙,宋崇宁四年(1105)始改称大成殿。长宽均17米,占地289平方米。基高3.33米,殿高18.66米,重檐歇山顶。屋面为滚龙亮背,上下两层,各有4条垂脊,正脊中嵌火焰宝珠;正脊两端及垂脊角均嵌有鱼尾走龙,抬梁式木结构。殿周用石柱,上覆灰瓦,窗牖雕刻精致,檐牙高啄,气势宏伟。殿内四根硕大银杏通顶木柱,表通天之意。殿内藻井两层彩绘,内容为凤、鸡、鹤、龙、象、鹿、麒麟及牡丹花卉等,并有八仙容颜,最高最醒目的则是文曲星。纵观大小数十幅彩图,画面栩栩如生,寓意明显,无非是寄望旌德子孙文星高照,大显神通。

大殿四周红墙簇拥,早先殿对面有照壁,门口为左右二坊,“文革”中被拆,旧址原为公安局办公大楼,楼基紧挨着泮池,文庙进出大门只好移至东向。“旌德文庙”门额为旌德籍著名作家周而复手书。泮池上建有三拱石桥,池东为礼门,西为义路,池后为戟门。戟门左右分别是名宦祠和乡贤祠。两祠与两庑历代均崇祀名宦乡贤,元代许道传《兴学记》中说,“自金乡侯以下及汉唐宋诸贤”图像“凡一百又五位”。以后名宦祠祀宋元明清32位;乡贤祠祀7位,分别是汪澥、姚裕、江汉、张斯昌、汪浤、周希旦、郭建邦。穿过青石板甬道,上台阶至长方形月台,再上台阶方到大成殿。无论是地势还是建筑,大成殿都给人以雄伟肃穆之态。文庙院内两株参天樟树,文革时期公安局常将人犯铐锁树旁。如今,每到秋冬季节都会吸引不少白鹭来此栖息。

文庙附近曾有尊经阁和明伦堂。尊经阁,始建年代失考,清乾隆八年(1743)复建。姚秉义在《重建尊经阁记》中对尊经阁的位置、规模及风格有着详尽的记载:

爰辟地于明伦堂东,学宫之震方,筑石台为址,高三尺许,宽广纵横三丈四尺,而建阁于其上。第一层高一丈六尺,二层三层以次而至脊顶,按之绳墨,共得五丈二尺。敞角重檐,凌空高矗,窗棂栏槛,轩爽玲珑,画栋雕梁,丹碧跃彩。方向廻抱学宫,翼然左护,势若穿天心而探月窟,经尊而阁亦尊也。

文庙泮池、戟门 (江建兴摄)

明伦堂在学宫左侧,与大成殿同时建造。原名讲堂、“言仁堂”。明伦,顾名思义是为师生讲明三纲五常之道。对于明伦堂修德养身的作用,清吴稠《旌德学建明伦堂记》中说得十分清楚:

堂宇之新,匪直为美观也,冀士习与之俱新。视堂之广大高明,必致广大而极高明也;视堂之八窗洞达,必洞然八荒皆在我闼也;视堂之四方平直,则必履其方平由其正直也。

以后,尊经阁与明伦堂均毁。阁与堂的责任全转由文庙担当。

清嘉庆年间鲁铨的《新修旌德县庙学》记,对于文庙关乎人心风俗作了精彩说明:

旌德处万山中,灵淑钟孕,代有伟人。今兹庙学聿新,窃于多士有厚望焉。夫孔子之道配乎天地日月,而其实不外于日用之间,有志之士诚能忠信以为基,廉耻以为界,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六经以为堂奥,四子以为阶梯,而又培厚增高,葆坚持久,实措诸践履行习之地,树其孝友睦姻任恤之风,声以待他日为栋梁,为藩翰,而近亦足以化其井里,油油然返漓于淳,则士之修其身心与今之修庙学何以异?仅云掇科第,拾青紫,犹末也,多士勉乎哉!

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多次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和影响,儒学圣地孔庙同样吸收了佛道的文化艺术,文峰塔的进入就是佛塔儒化在建筑上的一种吸纳。

科举时代,儒生求功名心切,寄望于直指苍穹的文峰塔张扬文气,在人们的内心是想借佛法灵力佑助科举高中。在文化象征意义上,将佛的虔诚祈祷与对世俗功名利禄的热切向往熔于一塔。

文昌塔与文庙一路之隔,东临穿城而过的徽水河。

文昌塔塔基原为文昌阁旧址。文昌阁始建于1522年,为木制三层八角式。明万历年间重修,清顺治中再修。到了雍正年间,又是一幅倾颓覆压的状态,到了不得不拆的地步。文昌阁夷为平地之后,重视风水的大人先生们一看,文庙的东边显得太空,西向的玉屏山大有强逼过来之势,这样的风水对学宫显然不利。为了保住文运,此地要有新的建筑。

补全风水上民间也有一说:旌德县城地形像“乌龟出洞”,如果让龟出走了,就会带走文运和财气。此外,县城西南方有一座形状似火的梓山,导致城里经常失火。必须建塔来“定龟”和“镇火”。

先是在文昌阁旧址上用大石头下基脚,然后用杨桃藤煎汁和石灰浆浇灌,这样构造起牢固的基础。等基脚上砌起八角石台后,又择吉日用银匣盛八宝安置在塔基中心,用铜皮八块,硃砂画八卦,按方位排列石台的八个角,才开始往上砌砖。

建塔的时序是这样的,乾隆八年(1773)建第一层;九年(1774)建第二、第三层;十一年(1776)建第四、五层。最后奉文武二帝于五层之上,已经是十二年(1777)的夏天了。通计匠工、砖瓦、灰泥、金铁等项,用银二千一百九十六两。姚秉义在《重建文昌塔记》中用“厚实坚固,可以永久不敝也”来评价这座民居环绕的古塔,24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一点都不过分。

如今耸立在我们眼前,高31.8米的八角五层文昌塔,是不折不扣的清代作品。

文昌塔的最终落成是因为私人捐款助了一臂之力。翻阅方志,不难发现旌德文庙的修缮多以私人捐款为主。

在这样一方土地上,对于“释奠先师先圣”的文庙以及学宫百姓们不仅祟敬有嘉,爱护之心天地可鉴。

清张泰交《重建文庙记》中就有“鼎新圣庙,出自绅士乐输,具见旌阳义举,亦足征该令鼓舞作兴、上下相信之效也”的表述。嘉庆十年(1805),文庙倾颓朽坏,朱旺村的贡生们呈请独立修建,“自大成殿暨两庑、斋房、丹墀、甬道、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泮池、石桥、左右二坊、棂星门、照墙,祟圣宫、尊经阁、土地祠、魁星楼、云路门,概行修建齐整”,“规模较旧闳敞,工材倍加壮丽”,计费银三万多两。

文庙、文昌塔遥相呼应(江建兴摄)

那时的文庙,是士子和百姓心中永远神圣的殿堂。文庙的一土一木都关乎礼仪,关乎文运,谁都不可以冒犯。重修大成殿时,儒生们认为原先“形势低洼,文星不现,且县署高压,士气不扬”,重建时将基高由八尺提到一丈,殿高由四丈六尺提到五丈六尺。即使是学前余地,学宫照样设四条戒约进行管理:“一学前空地毋得造店,一通邑水沟毋得阻塞,一伺察泮池不得蓄鱼,一看守水闸不许盗决”。

寄托文运的文庙,说它是民心所育,一点都不过分。正因为有此强大的后盾,文庙在沧桑变化中的一次次劫难均得以化解。即便是文革岁月,旌德文庙成了县公安局的办公场所,一次转身却是一次转机,使得文庙今天依然能够耸立于世。

2013年旌德文庙建筑群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县委、县政府毅然拆迁了原公安局大楼,按县志所载恢复了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及匾额楹联、祭器、乐器等,依旧制复原了东西庑、戟门、乡贤、名宦祠画像及展陈,并于2017年11月举办了中国孔庙保护协会第二十次年会,在文庙上演了新中国建立后首次祭孔大典和开笔礼。

听凭岁月如何磨蚀,谁都不会否认文庙对于一个地方文化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今天的旌阳镇总面积109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9个农业村,人口5.6 万。是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旌德县城所在地,是安徽省首个、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安徽省森林城镇、安徽省首批特色旅游名镇。

(作者系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旌德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

制作:童达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