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999年,美国为何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作者|宁镜诚

《春秋公羊传》有云:“九世犹可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这个典故说得是齐襄公的先祖齐哀公被纪侯所害,当时齐国上下虽愤恨不已,但因实力弱小,起初只能不了了之。直到经历了九代人之后,齐国国力强盛,齐襄公才出兵灭掉纪国,为祖父报仇。

对于这段卧薪尝胆的经历,汉武帝曾赞扬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历史是一面镜子,照进往事又映射未来。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无疑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那么美国为何会悍然轰炸我国大使馆,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大国博弈?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揭晓。

1999年3月24日,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市,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从北约的军舰上呼啸而起,北约对南斯拉夫的军事打击由此开始!

此后数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出动3万多架战机,在南斯拉夫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下不可胜数的炸弹。成千上万的难民在废墟中哀嚎,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彼时,不少在南斯拉夫工作的中国人为了安全起见,选择回国。可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们因为肩上的责任,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

持续一个多月的轰炸让他们心理压力倍增,很多人回国后甚至患上轰炸后遗症,心理出现严重问题。

更让国人震惊的是,就在1999年5月8日,位于萨瓦河左岸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竟然遭到5枚来自不同角度的导弹袭击。

第一枚导弹从使馆大楼斜穿过去,在外交官宿舍旁爆炸,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当场遇难;

第二枚导弹穿透楼顶,位于大使馆三层的大使办公室和会议室遭到重创;

第三枚导弹在大使馆的西北角爆炸,《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夫人朱颖所居住的客房被炸毁,夫妻二人遇难;

第四枚导弹钻入地下室,将地下室的5个煤气罐和汽油引爆,现场一片狼藉;

第五枚导弹其实最为“致命”,掉落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官邸,矛头直指大使潘占林。幸运的是,那枚导弹并未爆炸,5年后被塞尔维亚方面取出并销毁。

特派记者吕岩松回忆起当年的惨烈画面,仍旧记忆犹新:

“能看得出来,小许死得很痛苦,手还是那种剧烈挣扎的样子,衣服也都破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小许的夫人朱颖也被找到了,她死得更惨,从二楼炸到了地下室。爆炸前15分钟我们还和朱颖在一起谈笑,她一直说无论仗打到什么程度,只要记者站需要她,她一定不会离开的,她会一直陪着许杏虎。他们本打算这次回国休假时生一个孩子。”

消息传回国内,国人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愤慨和羞耻。

众所周知,在国际惯例中,大使馆向来被视作一个国家领土的延伸。美国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无异于轰炸中国领土,3名同胞遇难,更给此次轰炸事件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调。

国人很快在美国大使馆前聚集,示威抗议。有人向大使馆内投掷石子;有人用弹弓射击大使馆的玻璃;有人甚至拼命想要冲入大使馆,向美国人讨个说法,但最终被武警牢牢抱住,隔离在人墙之外。

大家不知道的是,那些负责维持秩序的武警此时心中怕是五味杂陈,身为国家的卫士,有谁比他们心中更痛?

画面另一端,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潘占林站在满目疮痍的使馆门前难掩愤慨,痛心地说道:“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攻击。”

此时,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荪立即召开记者会,强烈谴责北约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秦华荪说:

“得悉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北约轰炸,并造成大量人员受伤,我们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愤慨。北约的野蛮行径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及国际关系准则,违反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它必须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负责。”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对于此事近视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1999年6月16日,北京。

美国副国务卿皮克林向我国政府提交了美国政府对于此次事件的调查结果,其核心内容如下: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是一起由美国政府内的少数部门发生失误而导致的“悲剧性误炸”事件。

其失误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目标定位方面的失误。第二,美方的数据库存在缺陷。第三,审查程序未能纠正上述两项失误。

以此为背景,空袭当晚,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出发的一架美B2轰炸机向中国驻南使馆这一“错误目标”投下5枚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全天候、各重2000磅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美方甚至诡辩称,因为天色已晚加上受轰炸机飞行的高度和速度的影响,机组成员不能判断中国的国旗,这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这一结论很明显不能让人信服。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甚至当面质问克林顿:“能登上月球的美国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吗?”

对于美国给出的解释,我国政府严厉指出:“误炸”结论是中国政府和人民不能接受的,美国袭击中国驻南使馆构成美国的国际不法行为。“中方要求美国政府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对中国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出迅速、充分和有效的赔偿。”

那年6月25日,克林顿在华盛顿记者招待会上就我国大使馆被炸表示抱歉,但其坚称这只是一起“误炸事件”。

一个月后,中美达成初步协议,美方将向我国支付450万美元的赔偿金,中国政府会将款项分付三位烈士家属及受伤人员。

12月16日,中美两国最终达成协议:美国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支付2800万美元,作为对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所造成的中方财产损失的赔偿。

但大家知道,此次事件带给中国人的伤痛和耻辱绝不是一笔赔偿金可以弥补的。

尤其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多年之后回忆起此次事件,仍咬住“误炸”这一词眼不松口:

“那一年,我们遭受了(科索沃)战争中最糟糕的政治挫折。北约轰炸了位于贝尔格莱德的中国大使馆,三名中国公民丧生。我很快了解到,炸弹击中了预定目标,但那目标是依据中央情报局过时的地图确定的,中国大使馆被错误地认定为塞尔维亚政府的用于军事目的的建筑。这种错误是我们先前一直努力要避免的……”

总而言之,彼时的美国自恃国力强盛,哪管他国尊严?赔偿事宜结束后,此事算是正式告一段落,但关于美国为何轰炸我国大使馆,一度众说纷纭。

梳理了众多资料后,笔者结合当时官媒的公开资料以及中美微妙的关系,收集到一个相对客观真实的理由:

美国此次轰炸中国大使馆的行为,实则是为了彻底摧毁中国得到的F-117隐形轰炸机残骸,从而切断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保持美国的军事领先地位。

众所周知,F-117隐形轰炸机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型战斗轰炸机。可在南斯拉夫境内,F-117被击落后,我国曾向南斯拉夫政府提出要求,可否将F-117的残骸留给中国研究。鉴于我国在国际上对南斯拉夫的支持,后者毫不犹豫地将F-117的导航设备、带有隐型涂料的表皮残骸、发动机喷口耐高温部件秘密移交给中国,并将其暂时放置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地下室内。

没想到美国人做事留有后招,虽然飞机坠毁,但其内部导航系统的内部电源仍在工作,这无疑就暴露了F-117残骸的位置。

美国得知消息后,迅速制定了多套方案阻止我国对F-117进行军事研究,其中不乏出动特种部队秘密夺回等等。经过反复权衡,美国军方最终决定用导弹攻击,原因无他:这样的攻击方式更具破坏性和“随机性”,不仅可以达成既定目标,还可以为日后的“误炸”找一个完美的借口。

国与国的较量,好似下一盘象棋,你来我往,每一步都藏有后招。

尽管美国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但是我国最终还是取回了F-117的一部分配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隐形飞机的研制。

难怪有人感慨:“虽然我们有人牺牲了,但是我们隐型材料的研制进度一下提高了十年都不止,这种进步,是以血和国际上的屈辱换来的。”

时间一晃就是20多年,这些年来,虽然我们有了国产航空母舰,有了让国人不再迷路的北斗系统,有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无数前人期盼的梦,现如今变为现实。

疫情当前,美国惶恐,要求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不少美国人聚集在领事馆门前,声嘶力竭;

画面另一端,我国立即反制,宣布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国人三两成群,聚集在使馆周围拍照纪念。有网友调侃:应该把领事馆改建成火锅店,生意一定红火。

国人淡然处之的背后,是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自信。回望1999年,有网友评价说:“1999年,中国人是含着泪,在美国领馆前抗议。2020年,中国人是带着笑,在美国使馆前合影,朋友们,时代真的变了。”

即便如此,我仍然对1999年我国大使馆被炸后,一位上街示威抗议的青年记忆犹新。那位青年高举一张白纸,上书两行大字:“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眼中写满坚毅。

20多年过去,这句话仍振聋发聩,字字如金。

一一END一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