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的大众认知中,秦军不仅是震慑列国的虎狼之师,也具备凌驾于同时代特色的超前水准。然而,战国军事家吴起的一句“散阵自斗”评价,足以让上述论点的信徒产生感官不适。
毕竟,古人打仗讲究列队与阵法,散阵自斗的特性更接近于乌合之众。那么,两千多年前的秦军究竟如何战斗,又是靠什么技能干掉同样实力不俗的关东六国?
兵马俑密码
考古学家们还原的彩色兵马俑
秦始皇死后曾用大批兵马俑陪葬。这些夕日霸主的巨型手办,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发现时,依然保持着最初设计完工时的布局。我们得以通过这一重大考古成果,配合典籍,去还原秦军的真实模样。
迄今为止,已经发掘的近千个兵俑主要分布在步兵1号坑,以及展现侧翼骑兵等机动部队的2号坑。粗看治下,似乎与很多我们熟悉的古代军阵没什么不同之处。若揣摩其细节就不难察觉,除大量装备用于射击的弩之外,近战武器的配备堪称五花八门。
散落在坑道中的秦军披甲弩手俑
例如步兵为主的1号坑,前三排是只使用弩的轻装无甲射手,其余成员都被安排在军官乘坐的战车身后。他们中的70%装备皮甲等当时流行的护具,近战武器的种类包括剑、矛、戈和铍。
如果说剑只是军官或弓弩手的防身武器,那么矛、戈和铍无疑就属于专职近战士兵的装备。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些武器并不是统一分配在阵中的某些分队,而是以一种打散的形式分配使用。这无疑在向我们表明,秦军的步兵在实战中经常以小分队为单位,士兵相互配合,却也是各自为战。吴起所说的散阵自斗可能就基于这个原因。
兵马俑一号坑
不过,每个编队中都有乘坐战车的军官存在,可见秦军并不会纵容手下的虎狼之师们乱打乱冲。这些战车不但配备能支援附近步兵战斗的弩,客观上起到指挥编队作战。所以,不能用吴起的散阵自斗评价来贬低秦军纪律。
只是相比习惯于使用同样武器的编队来说,秦军的这种混合分队看似功能齐全,实则是样样都不精通精通的三脚猫配置。对比同时代的希腊罗马军队,就显得有些实力不足了。
秦军步兵几乎都离不开车载军官指挥
西方也曾散阵自斗
曾大举入侵埃及的海上民族
或许有人会问:难道西方历史上没有存在类似秦军那样的散阵自斗时期?
答案是还真有!远在早于西周立国200多年的时候,大批来自欧洲的军事移民曾经大范围入侵西亚和北非地区。这些被称为海上民族的野蛮人,通常让使用长矛的士兵与善于使剑的武士们配合。每五人一组,形成一个小的作战单位。虽然也是散阵自斗的风格,却并不妨碍这些地中海的虎狼之师们为祸亚非沿海多年,给法老时代的埃及人和圣经时代的犹太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古埃及壁画上的海民剑客与长矛手
更早之前,希腊半岛的迈锡尼文明也有类似习惯。他们让装备全身重甲与巨型盾牌的精锐武士,与装备较差的平民步兵配合,组成小规模的混搭编队。全军的最高层指挥和贵族武士都会在战场上驾驶战车,冲在队伍的前头,引领着麾下军队冲锋陷阵。
由于士兵武器并不统一,为了让全军在冲锋中不至于脱节,就需要将领们的战车降低速度。换句话说,全军以快走和小跑速度发起攻击。
迈锡尼武士之间的战斗
然而,作为迈锡尼主要对手的赫挮军队却不吃这一套。他们的军队深受苏美尔和古埃及人影响,将装备相同武器的士兵组成庞大的编队。譬如厚度达到百人纵深的大方阵,就是这些当时最先进文明的军队写照。当散阵自斗、还夹杂着少许战车冲锋而来的敌人遇到这样严阵以待的大军时,对面就很难有好的发挥。
直到西方古典时代,著名的希腊罗马式军队开始使用同类型士兵组成的编队。无论是马拉松平原上力克波斯帝国的雅典重步兵,还是攻入亚洲腹地的马其顿亚历山大远征军,又或是后来数次攻克、焚毁帕提亚帝国首都的罗马人。他们都会将军中司职近战与远射的士兵单独编队,在战场上以编队而非个人的组织形式,调配兵力资源。
古希腊石雕上的重步兵方阵
六国为何斗不过秦军
虽然秦军战法落后 对关东六国依然有优势
这里又会有人会感到疑惑:既然秦军的战术落后同时代的世界主流那么多,为何还能在战场上屡屡击溃六国?
当你了解到先秦时代的军队,基本都是在过去西周军队基础上演变而来,自然就不会对六国军队过于高看。
西周引入的车战文化在先秦时代扮演了重要作用
西周起源于西部边陲的部落方国,得到当时最为先进的战车等技术后,成功入侵并夺取原本由殷商主导的中原。所以,周人的军事理念完全以贵族战车为核心,政治和经济地位较高的国人为辅助,伴随并拱卫其作战。
至于数量庞大的野人土著,因不需要从军而无足轻重。此后,中原地区一直沉浸在车战内斗中不可自拔。甚至到列国争霸开启的春秋时代,这样的局面也没有太大改观。步兵的作用和战术地位长期遭压制,整部署和策略都异常呆板滞后。
西周战车的现代复原图
公元前6世纪,晋国将领魏舒与步兵为主的狄人交手。他首先放弃车战的主导地位,强制披甲武士们带领步兵小队作战。先秦步兵的地位才有了出头之日。
此前,步兵们基本上按照72:1模式,伴随1-2辆战车作战。乘车武士就是这支步兵分队的指挥官,这点与20世纪的考古学家在兵马俑看到的如出一辙。不同之处在于秦军所处的战国末年,步兵已经成为军中铁打的主力,让战车反而成为控制为主的非攻击性力量。这种缓慢蜕变,可以一直追述到魏舒时代。
先秦时代的步兵一直受到过去战车时代影响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列强纷纷开启变法图强与军事改革。譬如走在最前头的魏国,就依靠耕战培养起精锐的魏武卒部队。他们身披护甲,同时装备弩与戈,算是首支大规模统一士兵武器配置的中原军队。
然而,弩的远射属性限定了魏武卒发挥。尤其是布阵时,需要比较松散的射击队形。直至两军肉搏,需要空间挥舞戈的士兵也难免陷入散阵自斗。同出一系的赵国、韩国自然相似。其中,韩国以装备劲弩和剑的士兵著称,显然是对魏国邻居的机械模仿。
中原步兵的武器统一 要从战国中期算起
这就让散阵自斗的秦军有巨大操作空间。何况秦国变法前后,大量魏国等地的中原人才带着各自国家的经验奔赴关中,也让秦军对于关东对手们的打法知根知底。
相比之下,贫弱的燕国军队质量一直非常差劲,富庶的齐国同样用弓弩与混编方式来主导自己的军队。南方的楚国则因习惯于多山的林地环境,更为重视步兵的偷袭与突击,装备上也倾向于各类武器混编。遇到在中原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秦军,自然要在数个战场上被教做人。
魏武卒装备再好 终究也还是散阵自斗
秦军如何被吹捧起来?
《大秦帝国》海报
作为战国时代特殊情况下的产物,秦军无疑不能脱离所处时代的局限性。而且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又因为自己的残暴无度而饱受批评。
然而,随着21世纪初的一些列影视文化吹捧,秦军竟摇身一变,成为那个时代的标杆楷模。
《复活的军团》中虚构的长枪方阵
比如创先河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对考古成果不加细究,直接钦定某旗杆遗迹为7米长枪,进而脑补出一大群气势威严的长枪方阵形象。
其次,充满小清新基调的浪漫主义魔幻片《英雄》,将秦军的普通弓弩渲染成可执行战略攻击任务的火箭炮。
接着,三部《大秦帝国》横空出世,更是将战术落后、杀伐无度的秦军描绘成仁义之师。艺术家们前赴后继的努力,最终引得无数盲目跟风者如痴如醉。
电影《英雄》中的秦弩火箭炮
这一切都似乎都是在嘲讽古代的有良知思想家,更是不尊重几十年来埋头苦干的考古工作者,甚至将观众定性为低智商群体。
奈何有的人就吃这一套,还可能因为多巴胺刺激不足而陷入抑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