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西周初年分封图,一眼就能看到周王室封建诸侯有多么的奇葩——
周天子巴掌大的地方
西周初年共有两次大规模分封,一次是武王伐纣后,一次是周公东征后。至于分封的数量,有说是分封了七十一国,其中姬姓之国有四十个;也有说西周诸侯国数量远超此数,仅已知的就有100 多个;甚至还有说西周王朝一共分封了1200多个诸侯。
虽然诸侯国数量上没有一致答案,但周天子直控区域却是确定的,就是王城镐京(长安西)周边百里与成周城洛邑(洛阳)周边百里。
两都之间还穿插着虞(周王子仲雍封国)、东虢(文王弟虢叔封国)、西虢(文王弟虢仲封国)、贾(周公子)、梁(嬴姓功臣)、卫(周公同母弟康叔)等卫星小国,周天子直控也就不到千里之地。
虽然相比西周初年的其他诸侯国面积不小,但与整个西周王朝比起来就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占有的土地还不到5%。
诸侯少的可怜的义务
与汉、晋、明时期封建王爷不同,西周诸侯的义务少的可怜。
周天子封建诸侯时,要举行隆重的授土授民仪式,所以一旦建国之后,此土此民甚至此君都与天子无涉。
正如《左传·桓公二年》所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建国,诸侯又把国都以外的土地分封给卿大夫立家,大夫还可以把采邑之外的土地分封给士。
至于怎么分,要不要分,都有诸侯说了算。
这就是西周封建制的形态。
诸侯国权力极大,如政治治理权,可以自主的设置官吏,汉晋明还需要由中央任命国相等重要职位,以为牵制,而西周诸侯不需要;
比如经济管理权,诸侯可自由支配封地内的一切土地和资源,包括赋税。西周诸侯不需要纳赋,只需定期上贡,意思意思而已(贡品的多少由诸侯自己定,上贡多的自然地位就高。当年周成王大会诸侯,楚王熊绎就因贡品寒碜被勒令看守火堆,而其他侯国则与周天子推杯换盏,玩的不亦乐乎)。
再比如军事权,诸侯能组建和统领自己的军队,且没有严格的定额限制,只有一个笼统的说法——天子六军,诸侯三军(出自《周礼》)。
受封诸侯既与周天子分疆而治,其相应义务就只是纳贡、朝觐和助征伐而已。
另外,不仅诸侯能在封国之内享有君主之尊,即便是食采的大夫在其采邑中亦是如此,采邑内的臣民对其称君,或称主,与周天子称呼并无二致,周天子只是多了一个“天下共主”的虚名而已。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曲沃人说:“得主而为之死,犹不死也。”这里的主指的就是当时食采于曲沃的栾盈。
曲沃人以为为栾盈这个主君而死,犹如不死。周天子的威权何在?如果卿大夫的命令与周天子相左,你说采邑内的臣民听谁的?
每个采邑都有一套独立的统治机构,有一批如同后代官吏的家臣担任各种职务。这些职务最主要的有相与傅,相当于周天子的宰相和太傅;又有属大夫,即家大夫;又有宰,这是家之总管;又有司徒、司马、工师等职,如同一个独立的“小朝廷”。而实际上卿大夫办理公务的地方也的确称为“朝”,《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即载:“九月庚辰,崔强杀东郭偃、棠无咎于崔氏之朝。”
诸侯称君,大夫上朝,无论是实际权利还是名义虚名都与帝王无异。
西周的这种分权制你说奇葩不奇葩?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实行呢?
是周武王、周公旦智商低吗?当然不是,施行封建制并不是人为的愿望,而是统治者一种迫不得已的行为。
商周之际,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周王朝在推翻殷商统治之后难以直接对过于广阔的地域进行有效管理,只能采取据点式的城邦国家,以间接统治宰执之下。
另外,从周初的政治形势而言,还必须加意防止被征服者的反抗,因此也只能采取分土而治的政策,以保持“天下共主”的地位,这是形势使然,并非圣人高见。所以当后人谬赞封建制度如何优越时,唐代柳宗元就精辟地指出:“封建非圣人意,势也。”
当然西周封建制也有其之利——
首先,封建制通过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大大提高了诸侯的积极性。中原广袤,无主之地遍地都是,他们自然乐于为周王朝,更为自己开疆拓土。秦国的筚路蓝缕就是典型一例。
其次,封建制和宗法制二位一体,西周初年被封的大都是周天子的亲戚,自然起到了“屏藩周室”,保护王室藩篱的作用。
从位置上看,姬姓诸侯多分布在王畿四周,如前面提到的虞、虢、卫,以及周公之弟管叔、蔡叔、霍叔的“三监”都是在洛阳周边的陕西、河南、山西一带。
而异姓诸侯则远镇边地,如楚国在湖北,齐国在山东半岛,秦国在西北边陲,他们军事位置重要,一可震慑殷顽、边地少民,二可沟通中原和四面边地的经济和文化。
第三,安抚前朝遗民和功臣。
周武王虽然通过牧野之战推翻了商纣,但前来助攻的“八百诸侯”以及殷商遗民依然十分强大。
在这种情况下,依照前朝故例实行分封是必然之事,这既有助于安抚跟随武王出生入死的功臣,也有利于安抚前朝遗民,彰显周王室的仁德与宽容。
比如将灭商的第一功臣太公吕尚封于齐;先代贵族如黄帝的后人封到蓟,尧的后人封到祝,舜的后人封到陈,甚至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了商朝故都殷。
对于周天子来说,实行封建也是为了维持统治基础的稳固,建立众多的诸侯国,就形成了一种以周天子为中心,诸侯拱卫的政治格局,不仅加强了对广袤地域的控制,而且大大拓展了周朝的统治范围,还稳定了人心。
就当时当地的境况来说,实行封建制有其必然性和优越性。
那么周朝能够维持 800 年江山,是否与此有关呢?
应该说关系还是比较大的。
其一,分封制在初期起到了积极作用,诸侯拥有一定权力和自主性,两者有共同的利益追求,自然维护周王朝的统治。
其二,分封使诸侯林立,虽然周王朝不够强大,但他们互相牵制,推翻周天子的代价较大,没有诸侯国敢于率先行动。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反而让他们在实力没有一家独大的情况下纷纷“尊王攘夷”。
当然其他原因也不可忽视,比如周朝实行井田制,土地收归国有,百姓只有种植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贫富差距过大引发的社会动荡,保证了国家的基本稳定。
比如,周朝时铁器和农耕不发达,交通不便,各国难以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再比如,周天子后期能屈能伸,不与敌对势力正面冲突,同时给予诸侯极大权力,诸侯国自然也愿意维系周天子表面的和平。
总之,西周封建制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制度,有利有弊,而周朝能延续 800 年江山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可否认封建制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也是后世帝王士大夫推崇封建的原因之一,周室八百年太有示范效应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