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川之战,清朝惨胜,但是对中国的意义却是超乎想象

前言

乾隆作为大清王朝第六个皇帝,其前半生的功绩确实称得上一句明君。尤其是他所谓的“十全武功”,在很大程度上维系了疆域的稳定和清朝的统治。

但是,他的十次军事行动,并非每次都大胜而归,甚至可以用“惨烈”来形容。十八世纪发生于西南地区的大小金川之战便是如此。一个纵深仅两百多里的川西荒野之地,却让乾隆前后花费了二十多年来平定。

大小金川与土司制度

大小金川是大渡河的两条支流,位于四川西北部。由于地势险要、交通极其不便,因此即使当时的大小金川已经成为大清的腹部之地,清军仍很难对其进行军控管理。

在当时,为了维系西南地区的稳定,政府对其采用了土司制度进行管理。即名义上归属于清政府,土司需要得到政府的印信才被认可,但是于土司所属区域,他们有极高的自主权,其经济、军事都不受清政府限制。

这种制度虽然表面上维系了国家的统一,但又是极其不稳定的因素。因此从雍正开始,清政府便着对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

由于大小金川位于康区,交通及其不便,因此直到乾隆时期依然盛行土司制度,而金川土司便是四川西北部最强的土司。

1723年,雍正为了削弱原金川的势力,听取年羹尧意见将莎罗奔封为大金川,之前的金川则变成了小金川,自此大小金川并行。

大小金川之战

1731年,康区瞻对因抢劫式的掠夺和长期争夺仇杀,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乾隆初次对其镇压之后,反复无常的瞻对很快又开始作乱。1746年,乾隆再次派兵镇压瞻对,瞻对首领则以假死逃脱清政府的制裁,清军见状,便草草收场。

接连相对温和的收场方式,大大降低了清朝在康区土司们心中的威信,于是各土司之间,因为瞻对之战反而更加张狂。

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

瞻对之战后,大金川开始扩大自己的地盘,因此常常与周边土司发生斗争,不仅如此,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势,莎罗奔采取了政治联姻的措施。他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小金川土司,并且夺得小金川印信,而后将另一个女儿嫁给巴旺土司,以期控制巴旺。

清军听闻消息之后,无意派兵镇压,只发布了檄文劝诫。

大金川见此,继续实行自己的扩张行为,占领了革布什咱土司和明正土司的地盘,并且逐渐逼近四川内部。

1748年,乾隆命张广泗前往镇压,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就此开始。

但是,精于管理苗疆事务的云贵总督张广泗,在金川却吃了大亏。

金川本就地势险要,还修筑了许多碉堡,使得张广泗离大金川腹地仅二十里的地方便停滞不前。无论是地道还是炮轰,都无法奏效。

此后,乾隆又派去衲亲前往协战,但是两人之间不仅丝毫没有默契,还使得清军损兵折将。

1748年,乾隆升傅恒为协办大学士,派其前往金川镇压土司,同时增派三万多兵马,还有许多铜炮相辅。

在傅恒与岳钟琪的的围攻之下,大金川弹尽粮绝,于1749年投降。

述(最多18字

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

然而,“番性反复”,大金川第一次作乱失败后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扩张行为。反而对其他土司纠纷不断,之后又不断通过联姻扩大自己的地盘。

同时小金川也开始抢占其他土司领地,大小金川逐渐联合,

并于1771年发动了反清之乱。

乾隆先后派遣

温福、桂林、阿桂

等人前往镇压大小金川的叛乱,然而面对金川依据险要地势所构筑的防御工事,清军寸步难行。

为此,温福只得换道移师果木果。然而,清军在果木果遭受大小金川的侵袭,温福中枪身亡,其他身亡官员多达百人,损失惨重。

之后,乾隆又命阿桂为主将,加派兵员、武器对大小金川进行强势镇压,这次讨伐前后历时两千,直至大金川无力抵抗投降收尾。

此次战役之后,乾隆在大小金川设立五处军屯,逐渐在该地实行“改土归流”,防止叛变再生。

大小金川的收获

两次大小金川之战,清军所调遣的人力多达六十万,耗费的财力达七千多万,所平定的大小金川其总兵力不过三万左右,前后耗时却用了五年之久,损失官员还不计其数。

不得不说,这是清军的惨胜,甚至有人认为,面对这样一个弹丸之地,耗费如此多的兵力财力不过是乾隆穷兵黩武的表现。

但是,大小金川的意义,并不仅仅意味着清军的胜利,其所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

首先便是维系了清朝疆域的统一和西南地区的稳定。

大小金川在康区对其他土司发动各种斗争,本就不利于西南地区的稳定。同时,南接云南、西临青藏,是中原前往青藏地区的咽喉,具有极大的战略位置。

若是任由大小金川坐大,那么势必影响我国边疆的稳定,同时影响清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其次,大小金川的平定后,乾隆在该地大兴屯田,对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改土归流得以实施,可以让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尾声

大小金川归入清朝的直接统治当中,不仅在当时具有极大的意义,在之后的清朝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乾隆过后,清朝统治者越发无能,若是乾隆没有镇压大小金川,那么之后大小金川将成为西南地区一股强大的反清势力,到了近代社会,甚至会被西方列强策反。

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大小金川之战虽然对清朝造成了很大的财政负担,耗费了无数的财力物力,但与其所产生的影响来看,是极为值得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