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明代对内阁首辅大臣的尊称,实则等同于宰相。这一职位,权力非凡,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被称为“零政绩”的愚蠢阁老,他就是周道登。若从旁人之眼光来看,他的名字无疑成了笑柄。周道登,似乎总是与无能和愚笨相联系,但,这又岂能轻易将他归类为一无是处的人物呢?
关于周道登,有诸多笑话流传,甚至成为明代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段子之一。最著名的当属那段关于“黑齿”的插曲。崇祯皇帝在某次朝会上看到奏折中提到“黑齿”二字,便问周道登,这“黑齿”到底是什么含义。周道登被问得一愣一愣,满脸困惑,半天才答道:“黑齿,就是齿发黑者也,牙齿发黑。”这段话,令在场的众人哑口无言,也难掩心头的哂笑。至于“黑齿”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无人知晓,也许是某些地方的审美标准使然。
还有一次,崇祯向周道登请教:“宰相须用读书人,这话如何理解?”周道登依旧懵懂无知,陷入长时间的沉默,最后尴尬地回答:“呃,我不知道。等我回去查查,之后再给您回话。”崇祯便愕然不已。而在另一回合,崇祯问道:“最近奏疏里,总是有‘情面’二字,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周道登毫不犹豫地给出答复:“情面者,面情之谓也。”此言一出,连身旁的太监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周道登不仅知识贫乏,而且做事漫不经心,常常在朝堂上神游天外。时常发笑的他,常常让崇祯帝困惑,问他笑什么,他却只会呆站着,面带尴尬的神色。其他同僚则经常好奇,问他何故不言语,周道登却懒得解释,淡然地说:“笑了又能怎样?”这种态度,也正是他屡屡与崇祯保持距离的秘诀。
但周道登,怎么会成为阁老的呢?他的一生,似乎充满了幸运与机缘。崇祯帝欲铲除魏忠贤的党羽时,特地挑选了十名候选的宰相人选,而周道登赫然在列。挑选的方式独具匠心——抓阄。第一次抓取的结果是钱龙锡等人,崇祯不满意,又进行了第二次抽签,终于,周道登被抽中。
当时,崇祯问周道登:“若你当了首辅,应该怎么做?”周道登轻松地答道:“一曰守祖制,二曰秉虚公,三曰责实效。”听后,崇祯大悦,便让他担任了内阁总理大臣,宰相之位便是如此赋予他。
但,这个被人称作愚笨的周道登,真的那么笨吗?若他真如外界所说的那般愚蠢,怎么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最终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呢?再者,从他考中进士到成为阁老,仅用了二十七年,难道一个笨蛋能做到这一点?
实际上,周道登并非愚笨,相反,他非常懂得如何应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尤其是对待崇祯帝这种复杂的皇帝,他深知,要生存,最重要的便是保持低调,装作无能。在周道登看来,崇祯帝虽勤奋好学,但自负且好猜疑,做起事来常常冲动,容易对大臣动手。因此,周道登通过装傻,成功让自己避免了不必要的祸患。
事实上,崇祯帝是明朝历史上,除开朱元璋和朱棣之外,最爱杀大臣的皇帝。在他即位的十七年间,屡屡以“失职”之名,斩杀或迫使大臣自杀,几乎无一幸免。周道登深知这一点,他以“愚钝”的形象,成功在这场权力的漩涡中生还。
周道登的聪明与深思,体现在他时刻为自己的生命安全着想,而非追求浮华的功名。天启元年,他主动辞去礼部左侍郎一职,当时的天启帝并不理朝政,魏忠贤几乎操控一切。周道登迅速辞职,回乡安享晚年,避开了风头。
然而,周道登的晚年生活却与他曾经的地位极为不符。相比那些退隐后写诗作画、修身养性的阁老,他却选择了荒淫无度的生活,常常与妓女、妾室共度时光,甚至将“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纳入府中,年长她四十岁之多。尽管如此,他与柳如是的关系,也许并非外界所言的那样简单。周道登甚至因宠爱柳如是,导致其他妾室的嫉妒,最终把她赶出府中,柳如是重操旧业。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情感的纠葛中,周道登把自己教给柳如是的知识与文学传承下去。柳如是,正因得到周道登的教诲,成为了明末著名的才女。
周道登,这个看似愚钝的人,凭借其独特的智慧,成功地度过了那些风云变幻的岁月。他的一生,或许是“大智若愚”的真实写照。我们应从周道登的经历中汲取一种智慧——在复杂的世界中,生存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历史,终将铭记那些懂得适时隐忍、顺势而为的人。愿我们都能在困境中看见希望,在纷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安稳度过每一个难关,成就自己的人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