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有人抢先动手填岛,速度越来越快,一查背后果然有西方强援

文章改写如下:

我国的边境问题和领土争议,尤其是在南海的争端,多多少少都与美国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南沙群岛的争议与我国和越南的历史纠纷息息相关,但即使我们不追溯历史,南沙群岛的主权早在日本宣布投降时便已明确。1952年,日本正式声明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及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所有权利,这也意味着南沙群岛应归中国所有。

一、

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无可争辩,国际上多数西方国家也承认这一点。然而,类似台湾问题,表面上这些国家承认我们的主权,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在暗中支持分裂势力。越南在南沙群岛的填海造陆活动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此前,美国的“数字地球”公司通过卫星拍摄到了越南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上进行基建升级,尤其是在西礁地区,新增了一些设施,包括类似干船坞的设施。媒体报道称,这些新建的设施使得船只能够停靠进行维修,意味着越南有意在争议海域保持长期驻守。越南的填海造陆计划中,涉及的岛礁已扩展到约120英亩,增强了飞机跑道、雷达设施和巡逻能力。早在2016年,美国媒体就报道了越南在南海的岛礁上进行了填海造陆。驻河内的首席经济学家亚当·麦卡蒂曾表示,越南在行动上谨慎,尽管如此,他们的技术尚且落后,因此,完成这一项目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最长的甚至达到11年。越南采用了浅水平驳船停放挖土机的方式来开凿航道,并利用沙石建造人工岛。可惜,这种方法并不牢固,甚至在2016年的台风“茉莉”中,人工岛被风浪冲垮,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

填海造陆的技术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复杂的过程。传统上,填海多采用的是吹填法,即利用近海浅滩的淤泥,去除其中的水分并逐渐升高至适合使用的高度。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很多滩涂和岛屿,土质多为细粘土,这为吹填造地提供了优质的条件。此外,技术上的先进性也是我国填海造陆的一个优势。我国的“天鲸号”高科技挖泥船是世界顶尖的设备之一,它具备强大的疏浚能力,能够在八级风浪下工作,并且能够在狭窄水域内顺利进行施工。尽管挖泥船的工作看似平凡,但其重要性不容小觑。荷兰是全球填海造陆技术的先驱之一,其大部分土地是通过填海获得的,堤坝长达2400公里。而我国的“天鲸号”也有荷兰技术的参与,但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的填海造陆进程中,荷兰的技术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尽管越南的填海技术相对落后,但近年来进步显著。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越南通过引进荷兰的绞吸式挖泥船,在短短半年内完成了280公顷的填海造陆,而此前两年仅完成约300公顷。此举大大加快了越南的填海进程。例如,越南通过填海扩展了柏礁的面积十倍之多,还在柏礁西端疏浚了一条宽达299米的航道,足以容纳军舰等大型船只停泊。除了荷兰的支持,越南的填海造陆也得到了美国的间接支持。每当越南进行此类行动时,美国媒体便会第一时间曝光相关卫星图像,制造舆论压力。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军舰也在南海活动,美国“杜威”号驱逐舰就曾进入中国南沙群岛美济礁12海里范围内。此外,越南也在不断扩大与欧美国家的军事合作,尤其是在俄乌战争后,越南可能会转向欧美购买更多的军备。

四、

在舆论战方面,欧美国家更是全力以赴。美国和日本一直要求中国停止填海造陆计划,称中国正通过“强势手段”逼迫一些小国让步。美国甚至宣称人工岛无法拥有领海或领空权,而日本则在争议中刻意回避其自认为拥有的“冲之鸟礁”问题,转而强调所谓的“航行自由”。但中国始终坚持“合理、合法、合情”的立场,明确表示不会对各国在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造成影响,也不会破坏南海的生态环境。2025年3月,英国、法国和德国也联合发布声明,反对中国的“群岛整体论”主张,要求不将南海岛屿视为整体领土。对此,我国在联合国的常驻代表团再次强调,群岛整体论在国际法上早已得到认可,不应因个别国家的干预而动摇。

五、

菲律宾则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越来越活跃,尤其是在看到越南在争议岛礁上的收获后,菲律宾也开始效仿。菲律宾不仅在非法占领的岛礁上不断建设设施,还通过修建军事和民用设施,加强其在这些岛礁上的控制。以中业岛为例,菲律宾已经修建了包括办公楼、民房、机场跑道等一系列设施,并派驻数十名士兵进行常驻。除了军事设施,菲律宾政府还通过提供大米和食品,吸引民众迁居岛上,以进一步巩固其对岛礁的控制。然而,菲律宾的这种行为是建立在中国对南沙群岛无可争辩的主权上的,菲律宾没有资格在此地区建设军事设施。

此文改写过程中,保留了文章的核心信息,增强了描述的细节,使其内容更加生动和丰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