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败亡原因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败亡被归结为“天命”之事。故事开头,关羽出征前做了一个不祥的梦:他梦见一头体型巨大、全身漆黑的猪冲进帐中,直奔关羽的脚踝,突然猛咬。关羽愤怒异常,立即拔剑斩杀,剑拔出时发出如裂帛般的响声。关羽猛然惊醒,发现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个梦。
关羽随即召来关平(他的亲儿子,历史上也有记载),将梦境告诉他。关平看见父亲如此在意这个梦,便试图安慰道:“猪虽为不祥之物,亦有龙象之意。龙附足,则必能飞升。此梦非凶,反应吉兆。”
但要知道,后来魏延临终前也曾做过类似的梦,他头上长出了角。我们可以理解为,头上悬刀,预示着魏延命丧。
那么,关羽的梦中出现黑猪咬脚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翻阅《三国演义》全文并没有直接的解释。有一种解释可以说是关羽遇到了“猪队友”——指的便是糜芳、刘封、傅士仁等人。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种调侃而已,实际上《三国演义》通过这样的梦境暗示关羽必定会遭遇灾难,这种情节在文学创作中非常常见,目的就是预示关羽将会遇到不幸。
接着,孙权与吕蒙的背后阴谋渐渐显现,吕范的卜卦更是为这场灾难添了柴火。孙权派吕范进行卜卦,吕范的卦象为“玄武临应,主敌人远奔”,吕蒙听后喜笑颜开,认为这卦象预示着关羽必败,正合自己的计谋。
如此一来,关羽的败亡似乎不可避免。无论是《三国演义》中的玄幻手法,还是关羽被杀前的“还我头来”怒吼,都可以看作是为后续关羽成神的情节埋下伏笔。可以说,《三国演义》通过这样的方法明确传达了一个观点:关羽的败亡,既非他人所为,实乃天意注定。
但这是否只是空穴来风?《三国志》中的记载揭示了另一层面。东吴的虞翻曾应孙权的请求为关羽卜卦,结果得出结论:“不出二日,必当断头。”这预示着关羽的死期临近,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些玄幻的描写背后,隐藏的正是一些难以言说的深层原因,关羽的失败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荆州的复杂局势
要理解关羽为何会败亡荆州,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荆州的复杂局势。荆州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刘表是如何凭借个人魅力和政治手腕将荆州掌握在手中呢?
当时,荆州有七大豪门家族:庞家、黄家、蔡家、蒯家、马家、习家和杨家。刘表通过联姻巩固权力,他娶了蔡夫人(蔡家)为妻,又与蒯越(蒯家)结成同盟。
而刘备能在荆州获得广泛支持,除了有诸葛亮的智谋,更得到了荆州三大家族的支持。诸葛亮的妻子出自黄家,而他的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蒯家和庞家。所以刘备三顾茅庐并发誓“得孔明,如鱼得水”也就有了更深的背景。
而庞家,诸葛亮的未来合作者庞统,也加入了刘备的阵营。大家或许疑惑,为什么刘备明知庞统才智出众,竟让他先去担任县令。
事实上,诸葛亮已成为荆州最具影响力的领袖人物,刘备绝不会随便决定庞统的职务。庞统的安排,背后隐藏的是荆州各大家族势力的博弈。
在这种局面下,刘备的目标很明确:要获取三国鼎立的局面,首先必须整合荆州的各大派系,这也是他与诸葛亮长期合作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明确指出,荆州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它是一个充满权谋斗争的复杂政治环境。要搞定荆州的各方势力,关羽注定面临巨大挑战。
三、刘备与诸葛亮的“挖墙脚”
公元217年,蜀汉的重心已转向了西川,刘备在黄权和法正的帮助下,开始了改变蜀汉命运的汉中之战。而此时,远在荆州的关羽却成了局外人。
就在这时,关羽麾下迎来了一位重要人物——杨仪。这位才子背后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他的到来令关羽喜出望外。杨仪代表的是荆州七大家族之一的杨家,关羽自然乐于将他提拔为功曹,目的显而易见:增强与杨家之间的联系。
但命运的转折点来得很快。刘备得知杨仪的才华后,立即决定将他留下,调至自己身边。正如刘备当时所说:“杨仪,汝可为左将军兵曹掾。”杨仪的离开,无疑使关羽失去了一个宝贵的得力助手。
与此同时,诸葛亮也为刘备在西川的事业尽心尽力。刘备为了加强与东吴的关系,决定调离马良,这一决策看似顺理成章,却无形中加重了关羽的孤立无援。
随着马良与杨仪的离开,关羽失去了两位重要的支持力量。这让他在荆州的统治变得愈加困难。内部矛盾加剧,糜芳等人纷纷反水,最终让孙权和吕蒙找到了机会,导致关羽兵败身亡。
所以,关羽的败亡并非完全由天命所定,刘备和诸葛亮的种种安排,难辞其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