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容易诞生英雄的时代,无疑是各个分裂割据时期。像秦末、三国、元末等动荡时局,都为英雄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隋唐时期也绝不例外。许多作家选择这些时期作为创作背景,尤其是隋唐时期,涌现了诸如《说唐演义》《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等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有一个人物几乎是无可忽视的,那就是李元霸。
李元霸在小说中被誉为隋唐的第一英雄,他的背景无比强大,不仅是皇亲国戚,还被描绘为金翅大鹏雕的转世。外表虽然面色病态,骨瘦如柴,但他的力量却堪称神奇。传说他能举起两个总重达800斤的铁锤,单枪匹马面对185万、230万大军,最终将敌军击溃,仅剩数十万士兵。所有英雄对他都心服口服,俯首称臣。然而,他的死因却让人费解。这样一位强大的英雄,居然会死得如此突然和离奇。根据《说唐演义》中的描述,李元霸的死因充满了戏剧性:
当天空风云突变,细雨如丝,雷电交加时,李元霸怒目而视,举锤指向天际,愤怒地喊道:“呔!为何天如此不公,偏偏打我头上!”话音未落,他举起那柄四百斤重的大锤,猛然抛向空中。可惜的是,这柄锤子突然失控,直直砸向了李元霸的面庞,伴随着“扑”的一声巨响,他被锤子重重击中,翻身跌下马背,丧命于此。
由此可见,李元霸是被天雷间接击杀的。《瓦岗演义》也大致沿用了这一说法,但许多人认为这个结局太过草率,并且过于玄幻和富有二次元色彩。李元霸作为一个虚构人物,本身的形象就带有强烈的艺术性,所以将其视为一个艺术形象其实并不为过。但如果探讨一个更合理的死亡原因,或许《兴唐传》中的版本更符合常理。
《兴唐传》中的描述是:正当李元霸发愣之际,鱼俱罗迅速转马,手中的金背乌龙刀毫不犹豫地劈向李元霸的后脖,刀刃犹如电光一闪,瞬间咔嚓一声,李元霸的人头便应声而飞,尸体横倒在马下。鱼俱罗使的是转马刀,刀法源自春秋时期,精妙无比,堪称无人能敌。
因此,李元霸的死亡真正的“凶手”是鱼俱罗,而鱼俱罗为何能够成为隋唐时期的第一名将,杀死李元霸呢?鱼俱罗可谓是真正的隋唐第一将,20岁便进入禁卫军,年纪轻轻便升任大都督,跟随隋炀帝征战四方,攻占高句丽、镇压起义等立下赫赫战功。然而,鱼俱罗的弟弟鱼赞却不堪重用,性格暴戾、心狠手辣,屡次虐待下属,甚至割肉割舌,刺瞎眼睛,众多大臣纷纷上奏弹劾。尽管鱼赞品行恶劣,隋炀帝因其是旧识,加上鱼俱罗的能力,迟迟不敢处置他。最终,鱼赞自杀后,隋炀帝更是心生疑虑,担心鱼俱罗会报复,于是极力防范,甚至调他到地方任职,鱼俱罗虽然心生不满,但仍接受了这一安排。
然而,鱼俱罗的烦恼并未就此消除。在一次回到宫廷时,鱼俱罗希望赠送一些土特产给隋炀帝,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将这些礼品转赠给一些大臣,但未收到礼品的大臣们纷纷不满,指责他行为不当。隋炀帝得知此事后,将其以“坐罪”之名除名。接下来的情节便是在《兴唐传》中展开了。
实际上,历史上鱼俱罗是被隋炀帝斩首的,但在小说中,他因不满隋炀帝的荒淫无度,隐居山林。一天,他得知自己的徒弟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杀,愤怒至极,决心亲自为徒弟报仇。鱼俱罗与李元霸的最终决斗中,他以巧妙的“拖刀计”让李元霸丧命,展现了老将的智慧与经验。
不过,历史上真正的李元霸实际上是在16岁时就去世了,且没有任何显赫的功绩,因此他的死因并非因雷劈,也不是战死,甚至与宫廷争斗无关,更多可能是自然死亡。这里讨论的是小说中的虚构情节,哪种死亡方式更为合理,且适合英雄形象的归宿。若按小说中的设定,李元霸可能并未死去,而是以“羽化”之名飞升,当然这些只是虚构内容。总之,李元霸的死因,实际上并非某个凶手所为,而是小说作者赋予他的命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