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得一安得天下是吹牛?下一句才是重点,道出了蜀亡原因

标题:卧龙凤雏寓意深远,蜀国覆灭的真因得以揭示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许多神秘的“预言”,其中多数都出自隐士司马徽的口中。他曾言:“亮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这准确地预示了诸葛亮的一生,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另一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安得天下”同样被广泛引用,然而这两位英雄虽然都被刘备所重用,蜀国的最终灭亡却给人以深思,难道司马徽是在夸口?其实关键在于他的下一句预言,正是揭示了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这句关键的话是:“子初孝直亡,一人则蜀汉难兴。”这看似简单直白,但深入理解后不难发现,“子初”和“孝直”是两位人物的字,就像诸葛亮以孔明为字一样。那么这两位到底是谁呢?“子初”是刘巴的字,而“孝直”则是法正的字。司马徽为何会有如此深刻的评判?刘巴和法正在刘备的事业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刘巴曾是三国时期广为人知的名士,年轻时就已声名远扬,刘表多次向他伸出橄榄枝,但刘巴始终没有答应。在初期,他曾向曹操投诚,后来奉命征讨荆南三郡,但这也使得他与刘备结下了不解之缘。最终,刘巴无奈之下投向了益州,并在刘备平定益州后归附于他。他不仅知识渊博,更为刘备的财政问题提供了不少解决方案,以低调和谦逊著称,几乎从不与人争执,确实为刘备的事业贡献良多。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刘巴在公元222年去世,刘备因此失去了一位得力助手。

而法正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他能够在诸葛亮在世时独当一面,为刘备设计了诸多计谋,甚至提出过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的计策,深得刘备的器重。可惜的是,法正的生命也如昙花一现,仅活到44岁便于公元220年去世。在刘备正处于发展关键期之时,接连损失了刘巴和法正这两位人才,这无疑是对他的重大打击。事态的发展,正如司马徽所预言的那样,蜀国失去这两位人才后,仅靠诸葛亮一人支撑,难以回天。

接下来,关羽因大意丢失荆州,刘备愤怒发动夷陵之战,最终为蜀国的覆灭埋下了伏笔。这一切都如同司马徽所预示的那样:“若亡一人则蜀汉难兴。”最终,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沉浮于历史洪流中,艰难挣扎了29年,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蜀汉政权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消逝。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