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时,号称无敌的杨家将去哪了?为何没有一人出来救国?

在我们悠久的封建历史中,君主几乎完全掌控着他所统治的百姓的生死与荣辱,尤其是那些紧随其后的朝廷人物,他们的命运往往由皇帝的喜好和决定决定。事实上,如果你是一个朝廷的官员,那么你的未来以及整个家族的命运大多会受到皇帝甚至是皇室的个人喜好的影响。

每一位皇帝的偏好都各不相同。若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明君,他通常会理智地处理自己个人的偏好,努力平衡各种势力的力量,以确保国家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然而,在这样的朝代里,具备才能的朝臣通常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相反,若是一个好战的皇帝,他可能会倾向于扶持武将家族,确保国家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对于那些过于沉迷享乐的皇帝,他们往往会排斥粗鲁的武官,宁愿重用那些能言善辩的文官。

在这些不同的政治气候下,一些朝臣的命运显得尤为不幸。比如,像杨家将这样曾经赫赫有名的武将家族。虽然杨家将曾在宋朝建立初期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但随着后来的皇帝日益厌恶武官,杨家这个曾经声势浩大的武将世家逐渐没落,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甚至在北宋灭亡之时,杨家也未曾站出来挽救国家的命运。

那么,杨家将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们的传奇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曲折?

杨家将的始祖杨继业,出身北汉时期。那时,刘崇担任节度使,非常器重杨继业,把许多重要的军务交给他。杨继业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勇猛,屡次征战得胜,赢得了“无敌将军”的美誉。到了960年,北汉和契丹联手侵扰后周,而当时的后周皇帝年幼,赵匡胤掌握实权。他利用这一时机发动了陈桥驿兵变,自立为帝,建立了北宋。

北宋初期并不太平,赵匡胤要征服那些尚未臣服的政权,直到他彻底统一了蜀汉、唐越等国,才基本稳定了北宋的疆土。在这个过程中,杨继业被收服,成为北宋的将领之一。当时,杨继业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在新的国家体系中得到了重新施展才华的机会。然而,北宋第二任皇帝赵光义上台后,对于杨继业的态度却变得异常复杂。

赵光义深知自己篡位得来的皇位并不稳固,需要忠诚的支持者。而杨继业正是忠诚且勇猛的典型代表,他成为了朝廷重用的对象。然而,赵光义对杨继业的亲近又充满顾虑,毕竟杨继业是前朝的著名将领,过度依赖前朝的人会让北宋显得缺乏自家的能人。因此,尽管赵光义给了杨继业一定的信任与权力,但史书中却有意忽略了他在战场上的巨大贡献。

尽管如此,杨继业的勇猛,以及他一代代传下来的英勇后代,使得“杨家将”的名号在百姓中愈发响亮。百姓们普遍认为,只要杨家将还在,辽国便无法轻易攻破北宋的防线。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扩张领土,指派杨继业(此时改名杨业)随副将潘美一同出征辽国。杨家父子在初期征战中,几乎无往不利,连攻破了辽国几座重要城市。然而,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出现在潘美的盲目自信上。

潘美错误地低估了辽国的实力,当辽国集结了12万大军反击时,潘美选择正面迎敌,命杨业带队迎战,结果兵力悬殊,杨业最终败北,并被俘。辽国将领曾试图劝降杨业,但杨业坚决不屈,最终选择绝食而亡。这场战败不仅令杨业陨命,还导致他的一名儿子杨延玉一同丧命。

杨家将的传承并未因此终止,杨业的六子杨延昭继承了父辈的武勇,继续在战场上书写传奇。杨延昭不仅勇猛异常,还擅长与部下打成一片,深得士兵的爱戴。这使得杨家将的威名更加响亮。然而,到了北宋的第三代,随着朝廷逐渐稳定,杨家将的地位逐渐下降。杨家最杰出的后代杨文广,虽然有志重振家族荣耀,却因朝廷腐化,未能在军中有所作为。

北宋不仅有如杨家将、岳飞等忠诚的武将,也有范仲淹、王安石等治国能臣。为了改变国家积弊,众多文臣曾努力推动改革,试图为百姓带来一些光明前景。然而,由于保守派力量庞大,改革始终未能成功,且朝廷内部腐败严重,使得北宋无力应对外患。最终,宋朝联合金国灭辽后,金国将注意力转向北宋,开始了全面的侵略。

在金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北宋在岳飞的抵抗下,仍未能抵挡住金国的进攻。朝廷内部的腐败,使得许多有志之士心灰意冷。金国通过外交手段不断勒索北宋,而软弱无能的皇帝宋钦宗却一味妥协,导致北宋最终陷入了绝境。在靖康之变中,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被金兵俘虏,北宋由此宣告灭亡。

此时,康王赵构继位,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然而,尽管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杨家将这一曾经赫赫有名的家族,却再也没有出现,他们并未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站出来。看似忠诚的杨家将,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事实上,杨家将的没落并非他们的错,而是由于北宋朝廷的变革和文官文化的盛行,武将逐渐被边缘化,杨家将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北宋的灭亡,可以说是命中注定的。朝廷内部腐败,百官沉迷于享乐,而对国家安危的意识逐渐淡漠。尽管金国的入侵实力强大,但北宋朝廷却始终无法抵挡。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杨家将即便曾有过辉煌,也无法改变已经注定的结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