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时期,背叛曹魏的6大名将,你知道都有谁吗?

一、于禁

于禁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曾在多次战役中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219年的襄樊之战中,关羽围困樊城,曹仁陷入绝境。为了援救曹仁,曹操命令于禁与庞德共同带领七路大军前往支援。然而,关羽年事已高,且手臂受伤,与庞德单挑时处于下风。就在此时,于禁心生忌惮,急忙下令停止战斗,担心庞德会趁机击败关羽,抢走功劳。这个决定让他错失了击败关羽的最佳时机。随着汉水水位暴涨,关羽利用连日的暴雨,掘开河堤,引发洪水,将于禁的大军淹没,最终导致其被俘。为了保命,于禁向关羽投降。庞德则宁死不屈,被关羽斩杀。关羽被孙权击败并杀害后,曹魏才从江东接回了于禁。然而,归回曹魏后,于禁并未受到重用。曹魏朝廷的冷遇使得他感到羞愧和愤怒,最终在极度的抑郁中死去。

二、孟达

孟达,原是刘璋麾下的部将,他与张松、法正等人一起对刘璋心存不满,认为刘璋政治昏庸、能力不足。由于不满刘璋的统治,孟达最终背叛了他,投身于刘备的阵营,帮助刘备成功夺取了益州。此后,在汉中之战中,孟达随刘封攻占了上庸,并与刘封一同镇守该地。然而,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之际,孙权趁机派吕蒙夺取了荆州。关羽身陷险境,在生死关头向孟达求救,但孟达和刘封选择了见死不救,致使关羽最终被江东军队擒杀。事后,刘备派遣诸葛亮责罚刘封,最终赐死了他。孟达与刘封一直关系紧张,曾受其压制,又因害怕刘备的惩罚,选择投降曹魏。孟达来到曹魏后,一度受到曹丕的宠信,但曹丕去世后,他的地位逐渐下降,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诸葛亮在北伐时听闻此事后,亲自写信劝孟达归顺蜀汉。孟达原本计划携兵投降,但在准备过程中,被司马懿所杀。

三、王平

王平,曾是曹魏的名将,在魏国的军事体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刘备夺取益州后,他开始了汉中之战,试图夺取这一战略要地。曹操担心益州与汉中同时落入刘备之手,会严重威胁到曹魏的安全,于是派遣夏侯渊、张郃等人前往争夺汉中。经过一系列激烈的战斗,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斩杀了夏侯渊,曹魏军队顿时陷入困境。随后,曹操亲自率兵前往,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刘备。王平原本是曹魏阵营中的一员,在战败后投降了刘备。随之而来的汉中之战以及诸葛亮的北伐,王平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参与了多次北伐和防守战,成为了蜀汉不可或缺的军事核心之一。

四、姜维

姜维是天水郡人,原是曹魏的一名将领。在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时,曹魏的防线因措手不及而陷入混乱,南安、天水和安定等地的将领纷纷投降了蜀汉。姜维的家乡也在战事中归顺了诸葛亮,这使得曹魏怀疑姜维的忠诚,将他与其他将领隔离。姜维无奈之下,决定投降诸葛亮。投奔蜀汉后,姜维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和提携,被视为继承者。诸葛亮亲自教授他军事谋略,姜维逐渐成长为蜀汉的重要将领。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了北伐的遗志,多次带领蜀汉军队北上。然而,由于蜀汉国力日渐衰弱,姜维的北伐最终未能成功。263年,蜀汉被曹魏的名将邓艾所灭。姜维依然不甘心蜀汉的灭亡,联合曹魏的钟会谋反,企图恢复蜀汉的江山。然而,事发后他被魏军所杀。

五、夏侯霸

夏侯霸是夏侯渊的次子,曹魏后期的名将之一。在239年曹叡去世后,曹操的孙子曹芳继位,司马懿与曹爽成为了辅佐的重臣。由于两者间争权斗法,曹爽一直占据上风。司马懿为保全自身,选择装病伺机而动。随着曹爽渐渐放松对司马懿的打压,司马懿终于在249年发动了著名的高平陵之变,彻底掌握了曹魏的政权。夏侯霸是曹爽的心腹,与司马懿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在司马懿掌权后,夏侯霸感到自己即将遭遇清算,最终选择投降了蜀汉。加入蜀汉后,夏侯霸被封为车骑将军,并参与了蜀汉对魏的多次伐魏战役,为蜀汉立下了许多功劳。

六、文鸯

文鸯,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是三国后期最勇猛的将领之一。父子二人一直忠心耿耿地效忠曹魏,直到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朝政。随着曹爽的废除,司马懿彻底掌控了魏国的政权。文钦与文鸯都对这一变故心生不满,起兵反抗。尽管他们发动了反叛,最终却被魏军击败。此后,父子二人投降了东吴。258年,文鸯在与诸葛诞发生冲突时,被其杀害。为了自保,文鸯在父亲死后投靠了司马昭。然而,到了291年,八王之乱爆发,文鸯再次成为政治漩涡中的一颗棋子,最终被司马繇所杀,终结了他的命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