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在二战结束后,台湾一直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力图恢复其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但由于美国的干预,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否决了恢复中国代表权的提案。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随着美国为了保卫其扶植的李承晚政权,借联合国之名介入朝鲜内战。朝鲜是我国的邻国,如果朝鲜被美国占领,半岛被美国掌控,我国的战略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可能面临美国把军事力量部署在门口的威胁。因此,我国决定出兵支援朝鲜,参与抗美援朝,帮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军的侵略。这一决定也使得我国与美国彻底决裂。从1951年到1960年,美国通过各种手段阻止联合国大会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甚至以“我国侵略朝鲜”为借口,持续将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一一否决。
尽管我国无法进入联合国,但这一时期并未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产生致命影响。借助苏联的支持,我国在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同时,得益于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东方红卫星和远程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逐步崭露头角,成为了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强国。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联合国也逐渐无法忽视中国的崛起。1961年,第十六届联大总务委员会开始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接下来的十年中,尽管多个国家提出恢复中国席位的提案,由于美国的持续干扰,这一提案未能顺利通过。
到了1971年,17个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正式提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代表权的提案通过了表决。最终,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台湾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
当时,35个反对票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玻利维亚、巴西等,这些国家的反对立场深受美国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投反对票的并非个别国家,而是来自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
一、美国与苏联的角力
在联合国的投票中,美国和苏联各自拥有三个投票权。苏联将自己的两个投票权分配给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而美国的三个投票权则全部由本国控制,没有分配给任何单一州。新中国建立后,抗美援朝使得美国对中国充满敌意,坚决反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
1960年,由于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的事件,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同时,1965年美国介入越南战争,虽然其初衷是击败北越,却最终深陷越南泥潭,使得美国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为了重振大国地位,摆脱困境,美国开始减少对中国的敌意,逐渐向中国释放善意。
1969年,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他意识到世界将逐渐进入多极化格局,因此决定放弃美苏两极对抗的思路,转而推动全球大国间的“均势”战略,希望通过恢复与中国的关系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曾经的“反中”立场,转变为寻求中美关系改善。
1971年,在中苏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国选择通过“乒乓外交”打破僵局,并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中国。与此同时,尼克松派遣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未来的中美关系改善铺路。美国的改变使得许多国家和美国盟友也开始对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虽然美国继续投了反对票,但大部分国家已支持中国恢复席位。
二、亚洲国家的立场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高棉(柬埔寨)、菲律宾和沙特阿拉伯投了反对票。日本在近现代历史上多次侵略中国,并在南京大屠杀等事件中犯下滔天罪行。尽管蒋介石在二战后选择了宽容政策,但日本对中国的历史侵略和伤害,使得两国关系始终不睦。由于美国的支持,日本投下了反对票并不令人意外。
与此相比,柬埔寨与中国的关系曾一度友好,但1970年柬埔寨发生政变,西哈努克亲王被推翻。尽管西哈努克后来回到中国,但两国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受到了影响,柬埔寨在联合国投了反对票。
菲律宾和沙特阿拉伯虽然与中国并无太多历史恩怨,但由于受到美国的影响,也站在了反对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一方。
然而,与印度的关系却较为复杂。中印边界的争议始于印度独立后,尤其是“麦克马洪线”的划定,引发了两国的激烈冲突。1962年中印战争后,两国关系降至冰点。但在联合国恢复中国席位问题上,印度未对中国制造障碍。
三、欧洲国家的支持
欧洲国家的态度普遍支持中国进入联合国。二战后,英法德等国家在美国的帮助下恢复了经济,但它们的安全依赖于美国,因此与美国关系密切。考虑到中国的崛起以及多极化世界的需要,欧洲国家普遍认为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有助于抗衡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因此,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为中国投下了赞成票,只有马耳他出于对美国的依赖投下反对票。
四、非洲国家的支持
非洲国家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问题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发起了恢复中国席位的提案。尽管有些国家由于受到西方影响,投下了反对票,但大部分非洲国家投了赞成票,帮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即便当时中国与某些非洲国家的关系较远,但大多数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选择支持中国,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
五、美洲和大洋洲国家的立场
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尤其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美国的传统盟友,投下了反对票。尽管这些国家与中国并无深仇大恨,但由于依附美国,它们选择在此问题上支持美国的立场。在南美洲,巴西、委内瑞拉等国也出于与美国的关系,投下了反对票。
通过各大洲国家的支持与反对,最终,中国的代表权得以恢复,台湾被逐出联合国,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标志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回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