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6日,当宋庆龄得知陈毅元帅去世的消息时,内心无比悲痛,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坚定地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一定要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其实,那时的宋庆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走路都需要工作人员搀扶扶持。陈毅追悼会上,毛主席的一个举动深深打动了她,她由衷感叹毛主席真是极具智慧的领导者。
回望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庆龄不仅被中国共产党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而且她的位置非常靠前。正是这一细节,体现了党对宋庆龄的高度重视和尊敬,也从侧面反映了她在新中国成立中的特殊地位。
实际上,宋庆龄与我党许多领导人之间都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陈赓等人都是她的挚友。特别是宋庆龄与陈赓之间的革命情谊,更是我党内部流传的佳话。1927年,陈赓在南昌起义受伤后,辗转来到上海治疗。起初,由于伤势为枪伤,医院担心国民党特务的追捕,迟迟不敢为他治疗,正是宋庆龄挺身而出,亲自协调,才使陈赓得到及时救治。
1933年,陈赓在上海被捕,宋庆龄不遗余力地奔走营救,甚至亲自与蒋介石交涉,力图保护这位革命战士。新中国成立后,陈赓与宋庆龄依旧保持着密切的友谊。1961年陈赓去世,宋庆龄为此悲痛欲绝,长时间失眠,甚至几天无法进食,卧床不起。
宋庆龄与陈毅之间,也有着非同寻常的革命友情。1949年上海刚刚解放,三野的战士们并不认识宋庆龄。他们看到宋庆龄住处宽敞,便提出征用几间房屋作战备使用。宋庆龄顾及到国民党可能会借此事制造舆论,坚决拒绝了这一请求。双方由此发生了些许摩擦。
这件事传到陈毅耳中后,他首先让与宋庆龄关系密切的陈赓前去沟通,解释情况。随后,陈毅亲自携邓小平一同拜访宋庆龄,诚恳道歉。征得党中央同意后,陈毅还特别安排了一支警卫部队,专门负责保护宋庆龄的安全。
有一次,宋庆龄回家时竟被门口的警卫战士拦住,原因是战士们不认识她,按照安全规定,不允许陌生人进入。无奈之下,宋庆龄只得前往三野司令部求助。在政委陪同下,她才得以顺利回家。消息传到陈毅那里,他早早赶到宋庆龄家门口,详细解释当时的情况,并向她诚恳道歉,甚至当晚亲自承担起守护宋庆龄安全的职责。
宋庆龄能够得到我党如此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并非仅仅因为她与党内领导人关系密切,而是她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25年8月,孙中山逝世五个月后,国民党内部一些反动势力召开非法会议,要求解除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在国民党中的职务,甚至提出清除共产党人的主张。次年1月,国民党中央会议上,宋庆龄坚定指出,国共合作才是救国的唯一正确道路,正是她的坚持,使得两党在这一年内避免了分裂的危险。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时,宋庆龄公开指责蒋介石为叛徒,宣布与其控制下的国民党彻底断绝关系,拒绝参加国民党会议。大革命时期,宋庆龄凭借自己在国民党的影响力,救助了不少共产党同志。
抗战期间,宋庆龄积极发挥海外影响力,向海外华侨宣传共产党革命理念和抗日主张。正因她的努力,许多爱国华侨没有投身国民党,而选择加入共产党。她还组织海外华侨,为共产党提供了大量抗日经费和武器弹药。
皖南事变发生后,宋庆龄两度发电公开谴责蒋介石。新四军重建期间,宋庆龄捐赠了大量武器和药品支持抗战。1949年,宋庆龄冒着被特务暗杀的危险,帮助共产党阻止国民党将上海物资转移至台湾,为上海后期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庆龄的无私奉献与付出,使得陈毅等党内领导人对她极为尊敬。建国后,陈毅等同志与她保持了良好的友谊,宋庆龄对陈毅更是格外珍视。
1972年1月,饱受疾病折磨的陈毅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人民和国家。由于陈毅在六七十年代的历史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受到一部分阴谋势力的阻碍,党中央决定低调举行陈毅追悼会。最初,宋庆龄参加追悼会的请求并未获批准。
当时,毛主席原本也无意参加陈毅追悼会,因为他的身体状况极差,有时连行走都异常困难。然而,就在追悼会开始前一小时,毛主席突然吩咐机要秘书和警卫,他决定亲自出席陈毅的追悼会。
周恩来接到通知后,立即告知宋庆龄,党中央已批准她参加追悼会。周总理还临时指示,要提高追悼会的规格,所有在京党员干部必须参加。毛主席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慰问了陈毅的夫人张茜,并与陈毅的几个子女亲切交谈。
追悼会由周恩来主持,他几度哽咽,宋庆龄更是痛哭流涕。追悼会结束时,周总理准备上前搀扶宋庆龄,毛主席却突然示意江青上前搀扶她。原来,在追悼会现场,一贯高傲的江青一直未与宋庆龄打招呼,毛主席借此机会,通过这一举动向宋庆龄表达歉意。
回家的路上,宋庆龄对身边的秘书感慨道:“主席他老人家真是聪明绝顶啊!”秘书满脸崇敬地回答:“是啊,这样睿智的伟人,怎能不让人民敬爱呢?”
宋庆龄之所以能得到毛主席、周总理、陈毅等众多党内领导人的尊重与信赖,能成为我国副主席,根本原因在于她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此伟大的女性,我们必须永远铭记,历史也必将永远记住她的光辉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