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 军事频道最新文章 军事频道最新文章

趁着与中国交好,越南在南海疯狂填岛,已打造多艘“不沉航母”

2025年已经过半,南海局势再度引发关注。然而,这一次,挑起波澜的并不是某个大国航母的行动,而是越南低调推进的填海造岛计划。令人意外的是,越南依旧采取传统的填海手段,然而这一次却将跑道、港池、雷达系统甚至火箭炮等军事设施搬上了礁石。这一切背后,越南打出的旗号是“中越友好”,但从行动上看,倒像是边喝茶边悄悄在别人后院架设炮台。更令人不安的是,尽管越南的工程进展缓慢,但始终未曾停歇,默默将这些行为一步步“填”成了现实。

如果不加以关注,恐怕真的会被“填”成既定事实。今天,我们将揭开这场“地皮战术”背后的复杂局面,深入了解越南在南海悄然展开的这盘隐形棋局。

2025年6月6日,一份由国内智库发布的卫星图像引发了广泛关注。图像显示,越南在南沙群岛的非法填海造陆面积又增加了5.76平方公里,涉及鸿庥岛、敦谦沙洲、毕生礁、柏礁、日积礁等多个关键岛礁。而两年前的2023年8月,这些岛礁的面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但如今,它们已经被扩建成拥有港池、军用码头及机场跑道的完整陆地基地。

这轮扩建并非一蹴而就,早在两年前,越南的动向就已初露端倪。2021年10月25日,卫星图像揭示,越南已经在毕生礁派出多艘运输船与工程船,展开大规模的填海作业。岛上的军事设施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包括萨姆-3防空系统与射程达15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这些火箭炮来自以色列,具备精准打击中国控制的永暑礁的能力。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战略布局的展开,更是在向中国的关键岛礁发出挑战。

表面上,越南外交辞典中频繁提到的词汇是“友好”。自2015年两国提出“四好精神”——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以来,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然而,越南的实际做法却是在与中国握手的同时,悄然加速填岛步伐。尽管公开场合上,越南不断谈论“邻里和睦”,但在背后,他们却在推进“军事化扩张”,而南海岛礁的变化甚至比外交协议的进展还要迅速。

中越两国的实际情况对比显而易见。中国在南沙群岛只控制了9个岛礁(其中太平岛由台湾当局控制),这些岛礁的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缺水、缺土、缺少植被。而越南非法控制的岛礁数量却多达29个,约为中国的三倍之多。两国的填岛手段也各有不同:中国依靠现代技术手段,而越南则通过“人海战术”,用运输船逐步堆积石块,尽管进展较慢,但越南显得极为耐心。

越南的耐心,并非出于理想主义,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南沙群岛背后蕴藏的巨大资源。南沙群岛所蕴含的资源不仅占据了南海超过50%的油气储量,约200亿吨,还富含磷矿和金属矿藏。正是这些丰富的资源,才是越南大力推进造岛工程的根本动力。每占领一个岛礁,越南就相当于将一个“资源库”纳入囊中。背后所隐含的,是越南逐步形成对中国海权的压制,打造“既成事实”的战略布局。

如今,越南在柏礁填土,明天便能开始建设跑道。越南的“永不沉没航母”正悄悄在南海启航,而这一切正发生在中国提出“你好”的同时,越南则悄然“开工”。

回顾两年前的情形,2023年,越南在日积礁、无乜礁、奈罗礁等岛礁上悄悄进行施工,逐步建设出供飞机起降使用的沙洲平台。这些跑道的长度已经达到3公里,足够满足运输机的起降需求。柏礁的工程也即将完成,预计它将成为南沙群岛的第二个完整空军基地。与战机一同起飞的,是越南在岛屿背后悄然布置的“军事图纸”。

早在2017年12月18日,彭博社就曾引用美国“数字地球”公司的卫星图像,揭露越南在南沙群岛27座岛礁上完成了填海造陆,总面积超过48.6万平方米。越南的布局不仅数量众多,且每个布点的战略意义极为深远。越南以南威岛、鸿麻岛为核心,建立起一条纵深600公里的防御链条,连接越南本土的海岸线。这一防御体系包括雷达、卫星通信、炮兵阵地和轻型装甲,形成了从远程侦察到近距离打击的完备部署。

以南威岛为例,该岛面积仅0.15平方公里,但岛上配备了飞机跑道、军用码头、35座固定建筑、20个炮位和雷达站。岛上的设施并非仅供装饰,每个岛屿上都有越南军队驻守,确保随时可以执行战备任务。更为进一步的是,越南在这些岛屿上推动了所谓的“民用渗透”,通过建设学校、医院、邮政所等设施,实施“移民固岛”政策。表面上,这似乎是城市化进程,实际上却是“军事民用两栖布局”。

有些人认为,越南这样做是为了“护渔”,但事实上,每个工程背后都有大量重型装备的进入。越南的渔民登陆船,卸下的并不是渔网,而是军需物资。表面看似是补给,实则是军事物资的轮换。尽管越南的填海进度较慢,但从通信设施、能源供应到火力部署,这一切早已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体系。

越南的火力部署也精心布局。岛屿上的火炮网络被分为“远、中、近”三段,分别部署轻型迫击炮、中程榴弹炮和远程火箭炮。它们的目标十分明确:一旦发生冲突,任何进入射程的舰船都会被锁定并打击。这样的布局不仅仅是为了防守,更是为了布设防线,形成更强的压制力。

越南采取的这种“打不赢你,先耗你”的战略展现了他们在“造岛战争”中的深思熟虑。自2014年以来,越南从未停止过填岛造陆,走的是“蚕食式”推进路线,先试探、再定点、最后扩张。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持续的压力,而非偶尔的摩擦。

越南选择填岛时,优先挑选那些离本土较近、资源丰富、易于部署的岛礁,形成了点、线、面的战略布局。过去三年里,新增的5.76平方公里的陆地主要集中在那些具备转运和防空潜力的岛礁上。一旦这些岛屿建设完成,它们将成为固定的军事节点,从而进一步压缩中国在南海的活动空间。

值得警惕的是,越南通过“伪民用”工程掩盖其军事化意图。在岛屿旁边建设“医疗站”、炮阵后设置“太阳能板”,看似是“和平建设”,但通过卫星图像追溯施工进度与重型物资的调度,军事目的早已显露无疑。

在国际舆论场上,越南始终扮演着“被动自保”的角色,面对中国的主权声明时,他们总会强调:“我们是在维护和平。”然而,和平从来不是通过造岛实现的,更不是通过炮阵和火力部署来维持的。

接下来的焦点,不仅是岛屿的数量和情感诉求,而是要关注南海局势的结构性变化。越南正借“发展”之名,行“锁喉”之实。他们造的不是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