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镇地区党委聚焦组织建设、服务保障以及阵地打造,持续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服务管理,凝聚“新”力量、发挥“新”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聚焦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杨镇地区党委坚持全域统筹,整体推进,通过线上核实,实地走访等方式,建立新兴领域企业、党组织、新就业群体3类基础台账,精确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从业人员、党员人数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构建党建联合“1+2+9”组织体系,即镇域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一盘棋”,以工业区、党群服务中心2个党组织覆盖新兴领域党员,9个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各司其职、具体推进。持续深化“党组织+村经济合作社”联合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党建引领‘莓’好致富路”品牌,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体系、融入生产经营活动,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和生产经营增效同频共振。
聚焦服务保障,搭建暖“新”桥梁
结合业务科室优势和职能,丰富惠企“服务包”服务项目清单,推动惠企政策、服务资源直达新兴领域企业。加强摸排企业人才需求,分阶段、分批次,实地走访企业,精准推送、现场答疑,把最新的人才政策送到企业。筑牢安全防线,联合顺义区第二医院、玖典律师事务所、镇社保所等党组织聚焦职业发展、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内容,定期开展医疗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的公益服务,切实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聚焦阵地打造,凝聚全“新”力量
依托暖新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提供休憩、急救包、免费饮水等服务,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持续推进“友好之城”建设,在双阳社区高标准打造友好场景,为5家友好商户授牌,并上线友好场景地图,让新就业群体能够及时享受到便捷、贴心的服务。结合端午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我为小哥寄家书”“为小哥子女送礼包”等活动,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城市归属感。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熟门熟路”的优势,引导他们成为城市的“移动探头”,积极参与网格建设,推广“顺路帮扶”“随手公益”,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的热情,贡献“新”力量。
供稿:杨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