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 历史频道最新文章 历史频道最新文章

最小红军向轩:7岁参军,9岁走长征,1955年时被授予了什么军衔?

向轩是中国红军最年轻的战士之一。他的母亲贺满姑在他两岁时为革命献身,而他自己在七岁时便亲手为母亲复仇,九岁时跟随红军开始了艰苦的长征。到他被授予中校军衔时,年仅29岁,成为最年轻的中校。这一切都源自他的家族背景——母亲是革命烈士,舅舅贺龙是开国元帅。可以说,向轩的一生注定与众不同。

从未离开过战斗的生活,向轩的革命之路几乎从他出生时就开始了。当他还在母亲的腹中时,贺满姑就已带着他参加游击战。贺氏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几乎都活跃在革命的第一线,尤其是贺龙,他早已成为敌人眼中的最大威胁。1928年,为了避开敌人的追捕,贺满姑带着三个孩子四处躲藏。然而,他们的行踪最终还是被敌人发现。面对无情的敌人,贺满姑誓死不屈,最后用尽最后的子弹和敌人拼命,最终被敌人活捉。在敌人残酷的逼供下,她坚守信念,不透露任何关于红军的消息,最终英勇牺牲。她的死让贺家人痛心不已,而她的三个孩子也因此遭受了更为严酷的命运。幸运的是,贺英花费重金将他们赎回,并将向轩收养成了自己的养子。

贺英是一位孤身的革命者,在危急时刻,她将向轩带入了红军,注入了贺龙家族的革命血液。向轩虽然年幼,却一直陪伴着母亲和大姨,见证了无数的战斗和生死。三岁时,他就敢亲手握枪。也正是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最终救了他的性命。

1933年,贺龙领导的红四军在湘鄂西遭遇严重打击,被迫撤离原有根据地。贺英带领的游击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就在这时,贺英为了掩护队伍撤退,毅然决定与敌人决一死战。在交火过程中,贺英虽中了敌人的两枪,但依然坚持战斗。在临终时,她将一个包裹交给向轩,叮嘱他赶紧去追赶游击队,继续完成革命使命。面对母亲的死讯和大姨的牺牲,向轩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转身跑向山后。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将包裹交给了贺龙。

贺龙看着手中的包裹,心中悲痛不已,但他明白,作为贺满姑的孩子,向轩注定要走上与母亲一样的革命道路。于是,他决定将向轩带入红军,让他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此时的向轩,已经是“最小的红军战士”。

向轩在长征中并未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尽管他年纪最小,但他坚强、勇敢,始终不放弃。在漫长而艰苦的长征路上,他亲眼见证了百姓的痛苦与无助,见证了敌人的残暴。这些经历,更加坚定了他保家卫国的信念。他亲眼看到百姓在得知红军要渡江后,积极提供帮助,一村人纷纷为红军造船和提供食物。即便如此,长征的艰难依旧让许多人倒下,雪山的严寒、敌人的追击,几乎让红军陷入绝境。但正是这段艰难的岁月,锤炼了向轩的毅力,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1936年,红二、六军团胜利会师后,向轩留在了延安,成为一名小小的通讯员。尽管如此,他在革命的历练中早已成熟,成为一位富有经验的青年。在延安,他开始学习文化,贺龙希望他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以便日后更好地为革命服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向轩在八路军120师司令部任职,之后又调入358旅工兵连,担任副连长。

向轩天资聪颖,擅长思考。他与连长聂佩璋共同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被称为“飞雷炮”的武器。这种武器采用了空汽油桶和炸药包,通过点燃发射药可以将炸药包远距离发射至敌方阵地。在荔北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向轩的“飞雷炮”发挥了极大作用,摧毁了敌方的碉堡和防御工事,成为我军对抗国军的重要武器。尽管在战斗中,向轩受了严重的伤,身上留下26处伤口,失去了右眼,但他依然没有放弃,继续为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向轩继续为国家服务。1955年,年仅29岁的他被授予中校军衔,成为最年轻的中校。1960年,他晋升为上校,并长期在成都军区任职,负责地方武装工作,直到1982年才正式离休。

向轩在2023年2月10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尽管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仍然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火化后,他体内的弹片被他的儿子捐赠给纪念馆,以此来纪念他为革命所作的贡献,也希望红军的精神能在后人中继续传承。

向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坚持。无论是在长征路上的坚韧不拔,还是在战斗中展现出的无畏精神,他都始终保持着最初的信念,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