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80 年代,香港还是一片充满机遇与未知的土地。彼时,广州军区游泳运动员李志豪怀揣着 “出去闯一番” 的念头,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 —— 游泳偷渡去香港。当他浑身湿透地爬上香港的海岸时,台湾 “军情局” 驻港站点的监视名单上,已悄然添上他的名字。
在香港深水埗一间狭窄的茶餐厅里,两个戴着墨镜的男人将名片推到李志豪面前。“去台北发展,我们能提供路费和工作。” 对方看似随意的邀请,实则暗藏试探。
李志豪摩挲着名片边缘,脑海中闪过国安人员的叮嘱,面上却装作心动又顾虑的模样:“我一个偷渡客,能做什么?”
这番欲拒还迎的姿态,正中对方下怀。台湾情报人员看中的,是他 “华侨后裔” 的身份和军人履历,盘算着将其培养成潜入大陆的棋子。就这样,李志豪 “半推半就” 踏上前往台湾的航班,行李箱夹层里,藏着与国安约定的联络暗号。
抵达台北后,李志豪被送进 “军情局” 特训营。在模拟审讯室里,刺眼的白炽灯下,教官的逼问接踵而至:“你在大陆服役时的直属领导是谁?”“最近接触过哪些可疑人员?” 他按照事先的预案,用回忆家乡美食的方式平复心跳,将编好的故事娓娓道来。
三个月的魔鬼训练,从情报加密到跟踪反跟踪,他像块海绵般吸收着一切,同时将培训细节默记于心,等待合适时机传递回大陆。结业时,他如愿成为 “军情局” 特勤人员,而这场看似成功的蜕变,不过是他漫长潜伏之路的起点。
初入 “军情局” 的李志豪,被安排在档案科整理旧文件。那些泛黄的卷宗里,藏着无数谍海沉浮的故事,却与他无关。直到 1994 年千岛湖的冲天火光,打破了这潭死水。那场造成 32 人死亡的游船惨案,让两岸舆论一片哗然。台湾高层迫切想要掌握大陆处理进展,李志豪敏锐捕捉到这个机会,主动向直属上级请缨:“我在浙江那边还有些关系,或许能打听到消息。”
在国安的配合下,他将经过筛选的信息,包装成从 “旧战友” 处偶然得知的内幕,层层上报。这份 “独家情报” 让他在 “军情局” 内部崭露头角,也为他打开了接触核心情报的大门。此后,他的职级不断攀升,每一次升迁背后,都是大陆与他精心设计的棋局。
1996 年,两岸局势骤然紧张。李志豪迅速将工作状态拉满,密切留意各类情报。李登辉宣称 “大陆军队的飞弹都是空心弹”,这一言论让大陆方面意识到内部出现叛徒,如此机密信息若非高级别人员泄密,绝不可能流出。李志豪也深知问题严重,以他当时的级别,直接查内鬼几乎不可能。他另寻他法,开始主动与 “军情局” 的退休人员接触聊天。
李志豪心里想着,这些退休人员在 “军情局” 工作多年,或许知道关键线索。果不其然,一次闲聊中,他得知一名退休人员曾给大陆一个间谍的海外亲戚打过钱。顺着这条线索,李志豪追查到该海外亲戚,经对比发现,此人竟是刘连昆的亲戚。刘连昆身为解放军少将,有机会接触绝密情报,极有可能就是内鬼。他还进一步打探到刘连昆的上线是庞大为,随后迅速将这些重要信息汇报给大陆。
大陆国安人员根据李志豪提供的情报,展开深入调查,最终确定刘连昆就是出卖情报的叛徒,还牵扯出他的下属邵正宗。原来,1991 年台湾间谍张志鹏接触到想移民美国的邵正宗,用丰厚的情报费将其收买。后来邵正宗心生胆怯,张志鹏便让他寻找 “接班人”。当时,刘连昆因升迁中将军衔无望而烦恼,邵正宗趁机游说,将其拉下水。1992 年到 1998 年,刘连昆向台湾泄露几十条军事秘密情报,“军演空心弹” 情报就在其中,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最终刘连昆和邵正宗都被判处死刑。
两名叛徒落网后,李志豪引起 “军情局” 怀疑。1999 年,正在大陆 “潜伏” 的他被诱骗回台湾,一下飞机就遭逮捕,随后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他遭受各种折磨,却始终坚守信念,没向敌人透露任何大陆情报。
被囚禁的日子里,李志豪的遭遇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大陆也从未放弃营救。2015 年,经过多方努力,大陆用两名被关押的台湾间谍将李志豪换回。此时的他已是七旬老人,多年牢狱生活让他身体大不如前,但意志依然坚定。出狱后,李志豪选择前往香港养老,终于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这位在隐秘战线上默默奉献、历经艰险的英雄,他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但功绩值得铭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