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怀旧年画|女民兵,喜上眉梢,老公公走好,不让它吹倒

▲《平衡木运动》,1963年由上海画片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金梅生,当时定价为一角三分。画中描绘了一位年轻女性在平衡木上专注且认真地练习各项技巧,身后则是一群年轻人在激烈地打球。这幅画生动展现了体育运动的普及性,彰显了青年们积极参与各类运动、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热情和活力。

▲《采莲》,这本书是1963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的第一版,作者包括李慕白和金雪尘,定价为一角八分。在宁静的荷塘中,一位年轻的姑娘坐在大木桶里,手中握着一根竹杆,正专心致志地采摘水面漂浮的莲籽。周围的莲叶和清澈的水波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自然的画卷,展示了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珍视。

▲《不让它吹倒》,这本书的首次出版是在1963年10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作者为邵克萍和吴哲夫,定价一角八分。在人行道上,刚种下的绿化树在狂风中剧烈晃动,显得格外脆弱。两名少先队员正在齐心协力,拿出绳子准备将小树固定。在他们脸上的决心与坚定神情中,映射出对植物的呵护之情和对环境美化的责任感。

▲《女民兵》,这幅作品于1963年出版,作者是陈永智。在一处野外射击训练场上,身着红色衣服的女民兵展现出卓越的射击技术,一箭三雕,精准命中靶心。这一幕引得周围人们频频赞叹,充满了自豪感,彰显了新时代女性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的良好形象。

▲《喜上眉梢》,该作品于1963年发布,作者为冯一鸣。画面展示了雪后初晴的迷人景象,旭日升起,阳光洒在大地上,几位老人围绕在主席的身边,面带笑容,享受这清新的雪后时光。两只喜鹊栖息在红梅枝头,象征着画中人物此刻的愉悦心情,喜气洋洋,映衬出了冬日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永远学雷锋好榜样》,这本书同样于1963年出版,作者是朱膺。在学校宣传栏上,生动地张贴着雷锋的画像与激励性题词。色彩缤纷的花团环绕下,一群象征祖国未来的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抄写雷锋的动人事迹。孩子们的眼神中透露出钦佩与向往,传递出学习英雄事迹的天真与纯洁。

▲《老公公走好》年画,于1963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魏瀛洲。雨后湿滑的桥面上,两名少先队员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老人过桥,小女孩手中提着老人的雨伞和包袱。老人的脸上流露出感激的微笑,画面恰如其分地传递出关爱与互助的情谊,展现了温馨的邻里关系。

▲《金山银海大有余》,同样出版于1963年,作者为刘玉斌。这幅传统题材的吉祥年画以其鲜艳的色彩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画中两个娃娃骑在跃出水面的红鲤鱼背上,手中各自拿着洁白的棉花与金黄的谷穗。整个画面色彩斑斓,飘带在空中舞动,寓意着丰收的喜悦与未来的美好。

▲《喜学英雄》,此书由天津美术出版社于1963年11月首次出版,作者那启明,定价为一角八分。孩子们手捧鲜花与水果,围绕着一位佩戴勋章的人民子弟兵,传递着军民之间深厚的情谊。画面凸显了英雄对老百姓的无私关爱,以及从小培养孩子们学习英雄事迹的价值观。

▲《小海员》,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963年8月首次出版,作者盛此君,定价一角八分。画中,两名在荷塘边嬉玩的小孩,男孩身着海员服装,满脸欢乐地望着水中漂浮的玩具小船和小鸭子。他们的笑声和天真的表情,映照出孩提时代对海洋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无忧无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发布
安全提示
系统出于安全考虑,在点击“发送语音验证码”后,您将会收到一条来自950开头号码的语音验证码,请注意接听。
暂不发送发送语音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