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停火一周又开打,高超导弹飞向特拉维夫,以喊话中国:管管伊朗

在刚刚结束的以伊冲突的余波中,也门的胡塞武装再次发起攻击,向以色列最大的国际机场发射导弹,使得以色列面临新的安全威胁。以色列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竟然向中国索求说法,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地时间7月1日,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以及三架无人机,目标包括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等四个地点。这一行动距离以伊冲突的停火仅有一周,令美国和以色列感到震惊。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誓言对胡塞武装展开报复 actions,并暗示要追究与伊朗结盟的责任。此外,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赫卡比在社交平台上发表声明,呼吁或许应考虑派遣B-2轰炸机对胡塞武装进行打击。

然而,不仅是胡塞武装,哈马斯旗下的“卡桑旅”同样实施了针对以色列的火箭弹发射。这些武装的集体行动原因可追溯到以军近期对加沙北部和南部的袭击。根据停火协议,双方应谈判并达成一致,但以色列方面显然缺乏诚意,他们在每次停火期间总是抓住机会在加沙进行军事行动,这种行为无疑刺激了胡塞武装和哈马斯选择反击。

以色列仍然表现出一贯的态度,对于自己的行为毫无羞愧之心,反而试图借助中国的力量来施加影响,让中国来处理与伊朗的关系。据彭博社报道,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白乐潍表示:“中国是唯一可以影响伊朗的国家”,并指出如果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的石油,伊朗经济必将崩溃。

这句话虽然部分正确,但并不全面。伊朗90%的石油出口依赖于中国,两国在2021年还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约定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对伊朗进行4000亿美元的投资。由于美国制裁的原因,伊朗的石油交易无法以美元结算,极度依赖人民币。因此,确实可以说如果中国停止购买伊朗石油,伊朗的经济将受到重大打击。但将伊朗对中国的依赖简化为单一影响关系就显得不够准确。

事实上,中国与伊朗的政治关系主要集中在经济合作上。今年4月以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的事件之后,中国并未积极插手以伊争端。即便是在以色列轰炸伊朗核设施时,中国只做出谴责,而同时俄罗斯也站出了发声。普京在接待伊朗外长时承诺将提供支持,这使得以色列如果想要寻求外部干预,可能更应该向俄罗斯求助。

此外,伊朗本身也一直反对外来干涉,尤其是在目前佩泽希齐扬政府执政时期。作为改革派领导人,他的对外政策倾向于接近美国与西方,上任以来与中俄的互动大为减少。普京甚至提到,伊朗拒绝了与俄罗斯共同研发防空系统的提案,因此以色列想要让伊朗,甚至整个抵抗阵营停止行动,无异于让人不切实际,真正解决问题仍然要依靠当事者自身。

更重要的是,中国出于自身的基本国策并不打算插足他国内政,同时以伊冲突的历史背景复杂,美国的深度介入也让问题的解决变得困难,作为调停者不仅需要承担重大责任,还要投入重大的精力和财力,最终可能得不偿失。目前,伊朗政府仍然希望对美国有所讨好,因此没有必要轻易涉入这个复杂的局势。

回顾以色列与伊朗间的为期12天的军事冲突,伊朗的军事和核设施遭到了严重破坏,不少高级军事指挥官和科学家被击毙,损失惨重,而伊朗提出的停火条件仅仅是要求以色列停止对伊朗与巴勒斯坦领土的侵略。如果连最基本的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都无法保障,以色列就没有必要在国际上寻求同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晨风晓月趣历史
1329文章 | 0阅读
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史亦可寻智慧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抢首评
发布
大家都在看
停火一周又开打,高超导弹飞向特拉维夫,以喊话中国:管管伊朗